題庫

當前位置 /首頁/題庫 > /列表

閱讀下文,完成後面各題。(18分)①景公外傲諸侯,內輕百姓,好勇力,崇樂以從嗜慾,諸侯不說,百姓不親。公患之,...

問題詳情:

閱讀下文,完成後面各題。(18分)①景公外傲諸侯,內輕百姓,好勇力,崇樂以從嗜慾,諸侯不說,百姓不親。公患之,...

閱讀下文,完成後面各題。(18分)

①景公外傲諸侯,內輕百姓,好勇力,崇樂以從嗜慾,諸侯不說,百姓不親。公患之,問於晏子曰:“古之聖王,其行若何?”

②晏子對曰:“其行公正而無邪,故讒人不得入;不阿黨,不私*,故羣徒之卒不得容;薄身厚民,故聚斂之人不得行;不侵大國之地,不耗小國之民,故諸侯皆欲其尊;不劫人以*兵,不威人以衆強,故天下皆欲其強;德行教識加於諸侯,慈愛利澤加於百姓,故海內歸之若流水。今衰世君人者,辟邪阿黨,故讒諂羣徒之卒繁;厚身養,薄視民,故聚斂之人行;侵大國之地,秏①小國之民,故諸侯不欲其尊;劫人以兵*,威人以衆強,故天下不欲其強;災害加於諸侯,勞苦施於百姓,故仇敵進伐,天下不救,貴戚離散,百姓不興。”公曰:“然則何若?”對曰:“請卑辭重*以說於諸侯,輕罪省功②,以謝於百姓,其可乎?”公曰:“諾。”於是卑辭重*而諸侯附,輕罪省功,而百姓親,故小國入朝,燕魯共貢。

③墨子聞之曰:“晏子知道,道在爲人,而失爲己。爲人者重,自爲者輕。景公自爲,而小國不與,爲人,而諸侯爲役,則道在爲人,而行在反己矣,故晏子知道矣。”

                                                            (《晏子春秋  內篇問上》)

13.寫出下列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諸侯不說(         )           (2)公患之(          )

(3)薄身厚民(         )           (4)而百姓不與(        )

1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問於晏子曰          莊宗受而藏之於廟

B.其行公正而無邪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C.不侵大國之地        吾見師之出

D.景公自爲            如今人方爲*俎,我爲魚肉

15.把文中畫線句翻譯成現代漢語。(5分)

(1)景公外傲諸侯,內輕百姓

(2)劫人以兵*,威人以衆強,故天下不欲其強       

16.分析第2段畫波浪線的句式特點。(3分)

17.簡析墨子認爲“晏子知道”的理由。(3分)

【回答】

13.(1)同“悅”,喜歡;(2)擔心、害怕;(3)使……薄,節儉;(4)親近,親附

14.B

15.

(1)景公對外傲視諸侯,對內輕視百姓。

(2)靠武力去劫奪別人財務,靠人多勢大去威脅別人,所以天下的人都不希望他強大。

16.句式整散結合,列舉兩項具體措施用整句表達,徵求意見用散句,句式比較靈活。“其可乎”口語化,用文具,用商量的語氣,符合臣下對君主的態度。

17.因爲墨子認爲晏子懂得治國的方法:因爲晏子治國不是爲了自己,而要本着“爲人”的原則。“道在爲人,而行在反己”,爲別人打算,反過來也會將給自己帶來好處。

【解析】

13.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掌握的能力。解釋文言實詞時,要特別注意詞類活用、通假字、古今異義等語言現象。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爲理解B

14.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虛詞掌握的能力。A於:介詞 對/介詞 在   B而:連詞 表遞進 C之:助詞  的/助詞  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  D 爲:爲……着想/是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爲理解B

15.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學生文言翻譯的能力。(1)句中的關鍵詞有“內”譯爲“對內”,“外”譯爲“對外”,“傲”譯爲“傲視”,“輕”譯爲“輕視”。(2)句中的關鍵詞有“威”譯爲“威脅”,“*兵”譯爲“武力”,“衆強”譯爲“人多勢大”,還要注意前兩個分句是介賓短語後置,翻譯時要調整爲符合現代漢語規範的語序。

考點: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爲理解B

16.

試題分析:分析句式特點,先要觀察句子,文中列舉具體措施的句子,句式表達整齊,屬於整句;徵求意見的句子,句式比較靈活,屬於散句。所以劃線句子的句式特點爲“整散結合”,分析句式特點,同時要答出句式的表達效果。

考點: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的語言表達藝術。能力層級爲鑑賞評價D

17.

試題分析:做大此題,關鍵要理解好“知道”的含義,在文中,“知道”譯爲“懂得道理”。文中晏子爲景公講解了治國的方法:治國不是“爲己”,而要本着“爲人”的原則。爲人,而諸侯爲役,則道在爲人,而行在反己矣,爲別人打算,反過來也會將給自己帶來好處。所以墨子認爲“晏子知道”。

考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參考譯文:

景公對外傲視諸侯,對內輕視百姓,喜歡勇力的人,崇尚享樂以致放縱嗜慾,諸侯不喜歡他,百姓不親附他。景公很害怕這種處境,問晏子說:“古代的聖王,他們的行事怎樣?”

晏子回答說:“他們行事公平正直而沒有邪念,所以讒諂的人不能接近,不曲從私黨,不偏愛女*,所以結黨聚衆的人不被容忍;自身節儉而寬厚百姓,所以貪婪聚財的人不敢胡作非爲。不侵佔大國的土地,不耗損小國百姓的民力,所以諸侯都希望他獲得尊崇;不用武力搶劫別人的財物,不以人多勢大去威脅別人,所以天下的諸侯都希望他強盛;他用自己的美德言行教誨諸侯,用慈愛恩惠對待百姓,所以四海之內的人像流水歸大海一樣地歸附他。現在衰世的國君,行爲乖僻而曲從私黨,所以讒諂阿諛和拉幫結夥的多起來;豐厚自身供養,鄙薄輕視百姓,所以貪婪聚財之人爲非作歹。侵佔大國土地,耗損小國百姓的民力,所以諸侯不想尊崇他;用武力搶奪他人財物,憑人多勢衆威脅別人,所以天下的人都不希望他強大。災害加給諸侯,勞苦給予百姓,所以仇敵攻打他,天下的人都不去救援,公卿王族紛紛逃散,百姓也不親附。”景公說:“既然如此那麼將怎麼辦?”晏子回答說:“請以謙遜的言辭和厚重的財物,用來遊說諸侯,減輕刑徒免去勞役,用來得百姓謝罪,這可以辦到嗎?”景公說:“是。”於是用謙遜的語言、厚重財物遊說諸侯歸附,減輕刑免除勞役,而百姓親近,所以小國入齊朝拜,燕國、魯國一起前來進貢。

墨子聽到這件事後說:“晏子懂得治國的方法,得道在於爲別人,失道在於爲自己,爲別人着想的人就受到尊重,爲自己着想的人就被輕視。景公爲自己,而小國不親附,爲別人,而諸侯都爲他效力。這就是在道義上爲別人,而在行爲上不爲自己。所以晏子懂得治國的道理啊。”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