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庫

當前位置 /首頁/題庫 > /列表

8.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後題目。(5分)花*之年羅中立,一生不捨畫農民1980年,油畫《父親》轟動了*,也...

問題詳情:

8.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後題目。(5分)花*之年羅中立,一生不捨畫農民1980年,油畫《父親》轟動了*,也...

8.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後題目。(5分)

花*之年羅中立,一生不捨畫農民

1980年,油畫《父親》轟動了*,也讓羅中立這個名字隨之被載入史冊。被稱爲《父親》姊妹篇的《春蠶》,在2014年6月1日保利春拍會上,經過激烈的22輪競價,最終以4370萬元成交,重新載入了藝術家個人拍賣紀錄。

《春蠶》又名《母親》,一位老婦人垂首站立在養蠶的大筐前撥弄着桑葉,臉孔完全隱沒在*影下,母親*勤奉獻的偉大,已無言融入畫中。羅中立一共創作過三幅《春蠶》。

1948年,羅中立出生於重慶沙坪壩區。小學畢業時,他報考了四川峨眉電影廠的美工班,但剛被錄取,就趕上“三年自然災害”,電影廠停頓了工作。

1964年羅中立初中畢業時四川美院附中恢復了招生,他考出第一名的優異成績。1966年,爲響應“爲工農兵服務”的號召,羅中立第一次離開家,到了四川達縣大巴山區,住進了*開選老伯家。羅中立在大巴山的一所村小學當美術教員,山裏沒通電,上完課、開完會,天一黑就回土屋睡覺,和*大伯聊天。與農民的朝夕相處,讓羅中立對農家生活有了細緻的觀察和真切的體會。等回到學校,“*”已經開始了,大學上不成了。1968年高中畢業後,羅中立被分配到達縣鋼鐵廠,當了鍋爐工。

等恢復高考的消息傳來,他正忙着打傢俱準備成家,還是女友勸他參加了高考。羅中立說自己的意願也很簡單:他高中畢業,月*29.5元,大學畢業能拿到52元。

羅中立趕上了四川美院第一次在達縣招生,也是唯一的一次。報名當天,他走了20裏山路,趕到縣城已是傍晚,報名工作已經結束,而那天也是報名的最後一天。他找到招考老師住的招待所,一頓好說歹說,最後老師“看在川爰附中的面子上”,添上了他的名字。1977年,已近而立之年的羅中立,如願考入川美,他是班上年齡最大的一名學生。

1980年全國第二屆青年美展臨近,大家都在摩拳擦掌積極準備。而選擇農民題材,再順理成章不過,10年大巴山的生活讓羅中立對此駕輕就熟。記憶中一個曾經撞擊心靈的畫面浮現了出來。1975年除夕夜,羅中立去家附近上公廁,看到一位老人蹲守在外,“我心裏一陣猛烈地震動,同情、憐憫、感慨,一起猛烈地向我襲來……”“說到底我想的就是要給農民說句老實話。”

他又去了大巴山,把*開選老人的所有照片都找了出來,最後綜合成一個老年農民的形象。創作手稿共有四稿,從《牧糞的農民》到手持*用水壺的《生產隊長》,再到按照領袖人物肖像足寸刻畫的農民頭像。

在重慶三十七八攝氏度的炎夏,*高漲的羅中立蝸居在川美一個10平方米的*樓裏,開始搞創作。畫幅高2米多,只有往復不斷地爬上爬下;爲了觀看整體效果,人得退到牆角,用望遠鏡倒過來看。頭像比真人大得多,他用放大鏡,仔細觀看自己的面板、毛孔……爲了呈現老人面板粗糙的肌理,他甚至在顏料中加入了饅頭渣,“你要仔細看現在還能看出來”。

但這一切都無法抵消人們初看此畫時的震動。川美的一位老師提議將題目《粒粒皆*苦》改成《我的父親》,羅中立頓感說出了自己的全部想法。

當時,《我的父親》顯然讓一些人還不能適應。送到省裏初選時,一位宣傳幹部提出了修改意見,要求在父親的頭巾下加上一支圓珠筆,顯示其是新社會有文化的農民,而不是“苦巴巴的舊社會老頭”。羅中立只得在父親的左耳上加了象徵時代的圓珠筆。

1980年12月,參展作品全部送達*美術館。《我的父親》一亮相就吸引了所有評委的目光。畫家吳冠中認爲“我的”分量太輕,將其改爲了《父親》。這幅畫最終獲得了第二屆青年美展的金獎。獎項是由觀衆投票決定的,《父親》獲得了800多票,比第二名高出700多票。

有人說,《父親》的盛名之下,羅中立始終都難以走出它的光環。但談及當年的輝煌,羅中立表現得心態輕鬆,“從技術層面來講,新生代的畫家們誰都畫得出《父親》。但是《父親》內在的情感,它的社會意義,時代背景,沒有再複製它的條件了。”“這件作品確實是一個階段的高峯,但只代表那個時代。”

1982年畢業後,羅中立留校任教。1984年,他成爲“*”後文化領域第一批10名公派出國留學的人之一,遠赴比利時的安特衛普皇家美術學院深造

羅中立回國之時,正值“85美術新潮”高漲,前衛的觀念和流派風起,泥土味道的“鄉土繪畫”似乎有些“不合時宜”。但他打定主意,十年不鳴,又回到了熟悉的大巴山。“大巴山確實太普通、太平凡了……但村子裏的水塘、老牛、草垛、豬圈、木梯,在我眼裏就是一個個意象。”在近10年的時間內,他完成了新風格走向成熟的過程。

有人說,羅中立塑造的遠離現代文明的世界裏,人們有着極具原始生命的活力與溫情。羅中立說,“我現在的風格就是對《父親》的背離,反而更加接近了*本土*的東西。”

30年間,*社會滄海桑田,羅中立也已白髮滋生,但唯一不變的是他畫中表現農民的創作主題,“畫農民是我一生的願望”。2010年,他開始涉足雕塑創作,藝術追求同樣一脈相承。畫家陳丹青說:“我畫的主題一直在變,但是敘述方式不變;羅中立跟我剛好相反,他是主題不變,但是語言和表達方式一直在變。”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

  A.羅中立的《春蠶》,在保利春拍會上以4370萬元成交,重新載入了羅中立作品的個人拍賣紀錄,這說明《春蠶》在羅中立的作品中最有價值。

  B.高中畢業後,羅中立成爲一名普通的鍋爐工。當恢復高考的消息傳來時,他內心美術的夢想被點燃,毅然放棄成家的想法,如願考入大學。

  C.羅中立的求學之路並不一帆風順,但他又是幸運的,他趕上了四川美院唯一的一次在達縣招生,報名時又遇上了一位通情達理的招考老師。

  D.從《粒粒皆*苦》到改成《我的父親》,最後到《父親》,畫作雖然改動的是名字,但是增加的是作品的分量,而這些改變也是作者的想法。

  E.羅中立與農民有緣,當年響應“爲工農兵服務”的號召,他住進了老農民*開選家裏;成爲藝術家後,農民又是他唯一不變的創作主題。

(2)文章的重點是介紹羅中立《父親》的創作過程以及他的創作主題,爲什麼在文章的開頭卻寫了《春蠶》?請結合材料簡述原因。(6分)

(3)羅中立認爲“新生代的畫家們誰都畫得出《父親》”,但是爲什麼是他創作了《父親》?請結合材料簡述原因。(6分)

(4)文中說“羅中立這個名字隨之被載人史冊”,羅中立爲什麼會成功?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    (8分)

【回答】

(1)CE答E給3分,答C給2分,答B給1分;答AD不給分

(2)①《春蠶》是羅中立的代表作之一,介紹《春蠶》也是爲了突出羅中立的創作成就; ②開頭寫《春蠶》,是爲了突出《父親》,襯托《父親》的成就更大;③用具體的事例,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每點2分)

(3)①從小對繪畫的興趣,尤其是四川美院的*學習,爲他的創作提供了技術上的可能*;②10年大巴山的生活,尤其是*開選老伯家的居住經歷,爲他的創作提供了源頭活水;③全國第二屆青年美展和記憶中除夕夜老人的畫面,分別是創作的時代誘因和靈感所在。(每點2分)

(4)①從小喜愛美術。小學畢業時,他報考電影廠的美工班;初中畢業時,他報考四川美院附中,考出第一名。②用心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在大巴山區,他與農民朝夕相處,對農家生活細緻觀察、認真體會,這纔有了後來創作的《父親》。③執着的精神。無論是報考美院,還是面對高漲的“85美術新潮”,他始終明白自己追求的是什麼,敢於堅持自己的東西。④不怕吃苦,又有創新意識。爲了藝術,他能忍受炎夏高溫;而在創作中,他甚至創造*地加入了饅頭渣。(每點2分)

【解析】

(1)試題分析:B項,“他內心美術的夢想被點燃,毅然放棄成家的想法”不準確,他當時正忙着打傢俱準備成家,是女友勸他參加了高考,而他自己的意願也很簡單;他高中畢業,月*29.5元,大學畢業能拿到52元;A項“這說明《春》在羅中立的作品中最有價值”錯誤,從全文來看,《父親》最有價值;D項《粒粒皆*苦》改成《我的父親》沒有增加作品的分量,並且《我的父親》改爲《父親》並不是作者的想法。

考點: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的語言表達藝術。能力層級爲鑑賞評價D。

(2)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分析作品結構和表現手法。這種類型的題目,可以從以下角度考慮:①它可以印*作者的觀點,也可以使傳記具有更爲真實感人的力量。②傳記寫作充分使用傳主的有關資料,可以塑造豐滿的人物形象,突出傳主的精神面貌,起到增強作品歷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③增強文章的真實*和可讀*。《春蠶》是羅中立的代表作之一,介紹《春蠶》也是爲了突出羅中立的創作成就;開頭寫《春蠶》,是爲了突出《父親》,襯托《父親》的成就更大;用具體的事例,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考點:把握文章結構。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分析文字的主要表現手法。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3)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篩選整合的能力。首先根據題幹“爲什麼是他創作了《父親》”確定範圍,集中在文中第二三四五段;然後圈定有關語段“小學畢業時,他報考了四川峨眉電影廠的美工班”“已近而立之年的羅中立,如願考入川美”“到了四川達縣大巴山區,住進了*開選老伯家”“讓羅中立對農家生活有了細緻的觀察和真切的體會”“10年大巴山的生活讓羅中立對此駕輕就熟”“1980年全國第二屆青年美展臨近”“記憶中一個曾經撞擊心靈的畫面浮現了出來。1975年除夕夜,羅中立去家附近上公廁,看到一位老人蹲守在外”“我心裏一陣猛烈地震動,同情、憐憫、感慨,一起猛烈地向我襲來……”“說到底我想的就是要給農民說句老實話。”最後篩選整合,分條簡述:①從小對繪畫的興趣,尤其是四川美院的*學習,爲他的創作提供了技術上的可能*;②10年大巴山的生活,尤其是*開選老伯家的居住經歷,爲他的創作提供了源頭活水;③全國第二屆青年美展和記憶中除夕夜老人的畫面,分別是創作的時代誘因和靈感所在。

考點: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試題分析:本題爲探究題,開放*較大,言之成理即可。答題時要注意把握作者的情感態度。成功的因素不外乎內因和外因,根本作用的是內因,即個人因素,作答時可以從個人興趣愛好、努力情況、*格等方面考慮。在文中找出作者的觀點,並以此爲依據闡述自己的看法“小學畢業時,他報考了四川峨眉電影廠的美工班”“1964年羅中立初中畢業時四川美院附中恢復了招生,他考出第一名的優異成績”從小喜愛美術;“到了四川達縣大巴山區,住進了*開選老伯家”“讓羅中立對農家生活有了細緻的觀察和真切的體會”“10年大巴山的生活讓羅中立對此駕輕就熟”用心觀察生活,感悟生活;“正值‘85美術新潮’高漲,前衛的觀念和流派風起,泥土味道的‘鄉土繪畫’似乎有些‘不合時宜’。但他打定主意,十年不鳴,又回到了熟悉的大巴山”執着;“在重慶三十七八攝氏度的炎夏,*高漲的羅中立蝸居在川美一個10平方米的*樓裏,開始搞創作”“爲了呈現老人面板粗糙的肌理,他甚至在顏料中加入了饅頭渣”不怕吃苦,又有創新意識。條理清晰,言之成理即可。

考點:探究文字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能力層級爲探究F。

知識點:實用類文字閱讀

題型:現代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