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庫

當前位置 /首頁/題庫 > /列表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題。(共18分)《重讀大師》序(節選)《現代漢語詞典》對“大師”的釋義是“在學問...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題。(共18分)《重讀大師》序(節選)《現代漢語詞典》對“大師”的釋義是“在學問...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題。(共18分)


《重讀大師》序(節選)


《現代漢語詞典》對“大師”的釋義是“在學問或藝術上有很深的造詣,爲大家所尊崇的人”,簡言之,成爲大師,有兩項條件:有造詣、被尊崇。於是,大師的存在,便決不僅僅是一種個體的存在,而是具有社會學意義的存在。他們的存在,遮蔽着他人與羣體,同時也遮蔽着歷史。他們是以人類代言人的身份存在的。芸芸衆生死去,只有他們永生。思想的不朽與偉大愈發令人深刻地感受到人體生命的短暫與渺小。人們確立了大師的話語權的同時,也喪失了自我的話語權。當人們試圖透過對大師的解讀逼近原始的歷史,更發現歷史已經被他們壟斷。大師是山峯也是鴻溝。當我們站立在國家圖書館望不到首尾的書櫃旁,我們會感到一種閱讀的恐懼,讀書越多,恐懼便越深,因爲我們發現所有的思想都被表達過了,所有的情感都被傾訴過了。當文學家面對曹雪芹和托爾斯泰,當哲學家面對莊子和尼采,當經濟學家面對馬克思和薩繆爾森,他們都可能染上一種疑難雜症――失語,像孔子說的:“予欲無言。”大師的存在足以令後人亂了方寸,就像婆婆怒目之下的小媳婦,不知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所有的新見都不過是未被揭露的重複,所有的正確都不過是未經覺悟的謬誤。我們已經失去了偏執一端向這個世界挑戰的信心和勇氣,我們預先就看到了那種挑戰的徒勞和可笑。”我們實在不能斷定大師的存在是成全了我們還是妨礙了我們。    朋友說:“紀念碑令我望而生畏。”這確是悖論。大師活水般的思想成爲經典,其經典又在時間中風乾成僵死的教條。對經典的閱讀,永遠都不可能是平等的交流。在閱讀開始之前,閱讀者便帶有了明顯的期待心理和意向*,而這種不平等又往往導致對思想的誤讀或者原意的遮蔽。然而,我們卻大多是這樣過來的,在自以爲是的閱讀中不知不覺地完成了對大師的改寫。與其說是對真理的嚮往,不如說是對權威的崇拜――大師的名字成爲符號,它使我們皈依了傳統的拜物教。    如前所說,大師的敘述記錄了人類的靈魂史。經典則是大師們的精神遺囑。然而,對大師與經典的閱讀效果,除了取決於原作品的品質外,更取決於讀者的品質。換句話說,大師思想的流動畢竟是相對的,而時代與讀者的流動卻是絕對的,以絕對看相對,我們感覺不出自身在變,反而覺得大師在“變”,他們在世人心目中所處的位置,除了與其本身的“含金量”有關外,更與閱讀者的精神狀況有關,即:所謂大師,實際上是經過闡釋的大師――這涉及到接受美學的範疇。於是,我們便不難理解,被某一代人奉爲圭臬、頂禮膜拜的,到了另一個時代,很可能一錢不值,顯得尷尬而可笑。這樣講可能極端了一些,但至少,大師的“季節*”變化卻在所難免。比如高爾基、索爾仁尼琴、張愛玲等這些人物,二十年前的人們與今天人們的看法就絕不相同。因而我們說,大師是一種“客觀存在”,同時也是一種“主觀存在”。而後人超越了時代的困囿反觀大師時,大師也已不再是個體化的大師,而是雜糅了複雜的歷史資訊的文化存在,在時間中經歷着升值/貶值的自然過程。  於是便有了“重讀大師”這個理念。“重讀大師”不僅僅是一種“動態”,更是一種“常態”一一這樣的“重讀”,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因而就不會是一次*的,而應是時時發生的。我們在重讀中領悟了歷史的述說,在傳統中尋找了“對應的力量與智慧”,在這種頗富“時間差”效果的重讀中,後人不僅“打撈”和發現了已逝的英靈,更能發現自我,體會對既往的生命擁有裁判權的那份愉悅,體會到“現代人對歷史的勝利”。“重讀大師”,完全可以衡量出一時代的思想水準與社會開放度,衡量出文化發展的平均值。於是也便有了《重讀大師》這兩本書(*卷和外國卷)。……


16.面對大師,人們爲什麼會出現“失語”現象?(不超過25個字)(4分)


17.作者認爲朋友所說的“紀念碑令我望而生畏”是悖論,請用你自已的語言把作者想表達的“悖論”的具體內容表述出來。(不超過40字)(5分)


 


18.如何理解“大師是一種‘客觀存在’,同時也是一種‘主觀存在’”?(5分)


 


19.下列對文章的分析和鑑賞,不當的兩項是(4分)


A.文中說“大師是山峯也是鴻溝”的意思是大師既高不可攀又深不可測。


B.“婆婆怒目之下的小媳婦”指的是那些亂了方寸的後人,用的是借代的修辭手法。


C.“‘重讀大師’不僅僅是一種‘動態’,更是一種‘常態’”一句裏的“更”字用得不太妥當,因爲根據文中的解釋,兩者本質上說的是一回事。


D.第四節末尾的兩個“衡量”說實際上隱含了這樣一些資訊:有的時候,人們只能按照統一的理念解讀大師;說“打倒一切”固然過激,但“懷疑一切”卻大有必要。


E.《重讀大師》的外國卷應當比*卷更具有審美價值,因爲素來有“距離產生美”之說。

【回答】

16.因爲“所有的思想都被表達了,所有的情感都被傾訴過了”  


17.大師的著作記錄了人類的靈魂史,確是經典;這經典又使得“交流”不平等,可能導致曲解 


18.既爲大師,本身的“含金量”是不爭的事實;但受時代、讀者等因素的影響,大師的升值與貶值現象也不可避免     


19.B、E

知識點:單元測試

題型:未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