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庫

當前位置 /首頁/題庫 > /列表

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金陵晚望                         ...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金陵晚望                         ...

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金陵晚望                                 金陵圖

              高蟾                                    韋莊

         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        誰謂傷心畫不成? 畫人心逐世人情。

         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雲滿古城。

 【注】高蟾、韋莊,均爲晚唐詩人。

(1)這兩首詩都寫到了“傷心”,詩人爲什麼傷心?

(2)兩位詩人一位說“一片傷心畫不成”,一位說“誰謂傷心畫不成”。請結合詩歌對此作簡要分析。

【回答】

(1) 答: 詩人爲唐朝的衰敗而傷心。                  

(2) 答:這兩首詩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相同的思想感情。高詩作者透過晚望金陵,從“落日”“秋聲”等意象中,生出一片傷心之情,詩人認爲這種深重的傷心,世上的畫家是看不出來的。韋詩作者透過觀看金陵圖,認爲畫家用“老木”“寒雲”等意象,足以表現出對國事衰敗的傷痛之情,所以說,傷心是難畫成的。

賞析:唐·高蟾《金陵晚望》 [原作] 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今譯] 世間無數大畫家,誰也難畫出此刻的一片傷心之感。 [賞析] 秋天的傍晚,詩人登上金陵(今南京)城頭遠望,只見浮雲落日映照着這座古城一股滄桑之感,涌上心頭。這裏所說的“一片傷心”,即是指這種情緒而言。浮雲落日是有形之物,丹青能畫;而“一片傷心”,乃抽象感情,所以縱有丹青妙手,也難以描繪。黃叔燦《唐詩箋註》說:“‘畫不成’三字,是‘傷心’二字這神。”這是很辯*的。正因爲畫不成,故見“傷心”之深;也正因爲傷心如此,所以誰也難以曲曲傳神地畫出這種心聲。 韋莊《金陵圖》 “誰謂傷心畫不成? 畫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 老木寒雲滿故城。” 這是一首題畫之作,詩人看了六幅描寫南朝史事的*繪,有感於心,揮筆題下了這首詩。 畫家是什麼人,已不可考。他畫的是南朝六代(東吳、東晉、宋、齊、樑、陳)的故事,因爲六代均建都於金陵。這位畫家並沒有爲南朝統治者粉飾昇平,而是寫出它的淒涼衰敗。他在畫面繪出許多老木寒雲,繪出危城破堞,使人看到三百年間的金陵,並非什麼鬱鬱蔥蔥的帝王之州,倒是使人產生傷感的古城。這真是不同於一般的歷史組畫。 比韋莊略早些時的詩人高蟾寫過一首《金陵晚望》:“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結尾兩句,感慨深沉。高蟾預感到唐王朝危機四伏,無可挽回地正在走向總崩潰的末日,他爲此感到苦惱,而又無能爲力。他把這種潛在的危機歸結爲“一片傷心”;而這“一片傷心”,在一般畫家筆下是無法表達出來的。 韋莊顯然是讀過高蟾這首《金陵晚望》的。當他看了這六幅南朝故事的*繪之後,高蟾“一片傷心畫不成”的詩句,似乎又從記憶中浮現。“真個是畫不成麼?”你看這六幅南朝故事,不是已把“一片傷心”畫出來了嗎!於是他就提起筆來,好象針對高蟾反駁道: “誰謂傷心畫不成?畫人心逐世人情。”爲什麼就畫不成社會的“一片傷心””呢?只是因爲一般的畫家只想迎合世人的庸俗心理,專去畫些粉飾昇平的東西,而不願意反映社會的真實面貌罷了。 詩人在否定了“傷心畫不成”的說法後,舉出了一個出*的例*來:“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雲滿故城。”請看這幅《金陵圖》吧,畫面上古木枯凋,寒雲籠罩,一片悽清荒涼。南朝六個小朝廷,哪一個不是昏庸無道,最後向敵人投降而結束了它們的短命歷史的?這就是三百年間金陵慘淡現實的真實寫照。 將高蟾的《金陵晚望》和本篇作一比較,頗耐人尋味。一個感嘆“一片傷心畫不成”,一個反駁說,現在不是畫出來了麼!其實,二人都是借六朝舊事抒發對晚唐現實的深憂,在藝術上有異曲同工之妙。

知識點:

題型:填空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