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经典语录 > /列表

《共和中的帝制》经典语录

《共和中的帝制》经典语录

本书以1917年张勋复辟前后的*社会为主要关注点,以严谨的态度,探讨了此一时期政坛的现状,包括是否对德宣战,如何受到*社会的影响,张勋复辟前后*人集团、文人集团的反应等等史事,读来既有趣味*又兼具学术*。在此基础上,张鸣老师在行文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如何在制度不健全的条件下,推进社会的进步?执政者在面对不完善的游戏规则时,尽力弥补制度的漏洞还是采取厚黑的手段,哪一种更能实现其执政理念?


经典语录

当然,皇帝回来了,面包也是不会有的。一个有两千多年帝制传统的国度,骤然变成共和体制,没了皇帝,民众的确感到不习惯、不自在。将*办成共和的人们,却又做不好共和,或者说,根本不会办共和。所以,举国上下,怎一个“乱”字了得?挂龙旗,无非是这种不习惯、不自在的反*。*需要一个皇帝,民众需要一个王法。但是,底层社会却没法儿推出一个皇帝来,即使推出来,也没有人认账。而上层社会一部分人推出的皇帝,另一部分人也不认可。袁世凯做不成,小溥仪,也坐不稳。即使坐稳了,也没法儿带给民众好日子。共和做不好,退回帝制去,又不成。这就是当时*可悲的现实。

我为什么要写张勋复辟?这个事,说起来挺简单。虽然说,这些年一直在晚清和*这一带转,但可写的东西,其实挺多,不一定非得落到张勋头上。最直接的刺激,是两三年前,有人出大价钱,让我写*题材的电视剧,点的,就是张勋复辟。这个价钱,比我写专栏、出书都高,高到无法类比,不由得我不动心。记得去年(2012年)翻明人笔记,翻到过一则逸事:明代图书市场发达,好些读书人是靠写书挣钱的。有书商找自己熟悉的某小名人约稿,小名人说,先拿一摞银子来,放在案头,哪怕写完了你再拿回去,这钱必须有,因为它提神。

然而在袁世凯时代,段祺瑞却没有这样恭顺过,很少亲驾总统府不说,做陆*总长的时候,要用徐树铮做次长,老袁不高兴,说到处都是东洋*,但段祺瑞还是坚持用了。袁世凯成立陆*模范团,用袁克定做团长,段祺瑞也持异议,最后逼得袁世凯不得不自己来干。

一般来讲,*斗争,是要凭实力说话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黎元洪和段祺瑞之间是斗不起来的。段祺瑞是北洋之虎,而黎元洪,充其量只是一只住到了*里的猫。段祺瑞是袁世凯之后,当之无愧的北洋领袖,多数的北洋旧人,无论有势力无势力,都服他。用周作人的话来说,“府方的谋臣便只是掉笔头的几个文官,院方的党羽却都是带*的丘八”。但是,后袁时代的情势,却造就了这场纷争。

进步史观是个好东西,这样的历史观,让人们乐观,也让人踏实。无论现实多么黑暗,多么无望,人们都会有希望,因为历史不会倒退,开倒车是不可能的。但是,人们也许忘了,在*的历史上,倒退跟进步一样,是经常出现的。五代十国,相对于唐朝,就是倒退。金与元,相对于宋朝,也是倒退。明清的绝对主义皇权*,相对于汉唐,当然也是倒退。帝制被国人反掉了,但比帝制还要*的制度,却从侧门溜了进来,又怎么样了呢?

*亥的突变,给*留下一道难解的题。*的乱局,就是这难题的展开。这个难题,国人想做也得做,不想做也得做。做难题,要有三个条件,一有知识,二有时间,三有耐心。复辟回到从前,和跨越式发展,走捷径,都是没知识、没耐心的表现,都是动辄来结构*的颠覆。从本质上,文化保守主义者跟后来的激进主义者,犯的是一样的错误,只是方向相反而已。

张勋复辟,实际上是洪宪帝制的一种延续,也是后袁世凯时代*的一场突变。突变之所以发生,直接的刺激和诱因,就是府院之争。

TAG标签:帝制 经典语录 共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