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当前位置 /首页/题库 > /列表

材料一 明代中叶以后,士与商之间已不易清楚地划界线了。明清社会结构的最大变化便发生在这两大阶层的升降分合上面。...

问题详情:

材料一 明代中叶以后,士与商之间已不易清楚地划界线了。明清社会结构的最大变化便发生在这两大阶层的升降分合上面。...

材料一  明代中叶以后,士与商之间已不易清楚地划界线了。明清社会结构的最大变化便发生在这两大阶层的升降分合上面。徽州和山西两地的人甚至把商业放在科举之上,这话虽可能夸张,但至少使我们不能不承认传统的四民观已开始动摇了。这和科举名额已应付不了士人数量的不断增长有关,大量士人沉滞于商人阶层。……商人恰好置身于上层文化和通俗文化的接榫之处。……明清又是小说、戏剧大为流行的时代,甚至有以小说、戏文比之六经,而说“戏文、小说乃明王转移世界之大枢机。圣人复起不能舍此而为治”。可见商人阶层所嗜好的民间文学愈来愈发达,也愈受士人的重视。

——余英时《士与*文化》

材料二  声音之道,随时递嬗,潜移默化,入人最深……至明代魏良辅梁伯龙(辰鱼)辈出,考订元焉,自制新腔,所谓婉丽妩媚,一唱三叹,极声调之致,歌法至此而大备,昆曲之名,亦称于斯时,后人称之魏梁遗韵。

——俞振飞《昆曲盛衰与提倡之必要》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2)明朝众多文人献身戏曲事业。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魏良辅、梁辰鱼对昆曲发展的贡献,据此分析明代士人在昆曲艺术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回答】

(1)变化:士人阶层与商人阶层的升降融合;儒学为代表的上层文化和小说戏剧为代表的通俗文化相杂融合。

原因: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科举制无法应付士人阶层增长的需求。

(2)贡献:魏良辅融合南北曲,形成水磨腔,使昆曲具备了戏曲声腔的条件;梁辰鱼首次运用昆腔创作了传奇《浣纱记》,将昆腔推上戏曲舞台。

作用:士大夫文人继承传统戏曲艺术的成就;将词曲与以戏文为基础的戏曲相结合;追求曲体、曲唱、曲辞的优美婉转动听;规范、发展剧本结构、脚*体制;推动昆曲成为集*文艺之大成的*舞台艺术。

【详解】

(1)变化:根据材料一中“明代中叶以后,士与商之间已不易清楚地划界线了”,“大量士人沉滞于商人阶层”可知,士人阶层与商人阶层的升降融合;根据“商人阶层所嗜好的民间文学愈来愈发达,也愈受士人的重视”可知,儒学为代表的上层文化和小说戏剧为代表的通俗文化相杂融合。原因:根据“徽州和山西两地的人甚至把商业放在科举之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科举名额已应付不了士人数量的不断增长”可知,科举制无法应付士人阶层增长的需求。

(2)贡献:根据材料二中“明代魏良辅梁伯龙(辰鱼)辈出,考订元焉,自制新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良辅融合南北曲,形成水磨腔,使昆曲具备了戏曲声腔的条件;梁辰鱼首次运用昆腔创作了传奇《浣纱记》,将昆腔推上戏曲舞台。作用:根据材料二中“(水磨腔)婉丽妩媚,一唱三叹,极声调之致,歌法至此而大备,昆曲之名,亦称于斯时”,结合魏良辅、梁辰鱼对昆曲发展的贡献和所学知识可知,士大夫文人继承传统戏曲艺术的成就;将词曲与以戏文为基础的戏曲相结合;追求曲体、曲唱、曲辞的优美婉转动听;规范、发展剧本结构、脚*体制;推动昆曲成为集*文艺之大成的*舞台艺术。

知识点:世界文化遗产 *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

题型: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