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当前位置 /首页/题库 > /列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始置左右丞相,佐助君主处理国家*政要务。嬴政统一...

问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始置左右丞相,佐助君主处理国家*政要务。嬴政统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始置左右丞相,佐助君主处理国家*政要务。嬴政统一全国后,设置“三公”。其中御史大夫职位相对低而权限重,太尉一职虚有其位而无实人。

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

材料三: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关键。据司马光说:“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

材料四: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黄佐《南雍志》明太祖语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反映的制度是什么?御史大夫的设置反映了什么矛盾?(6分)

(2)据材料二,唐太宗对丞相的态度是怎样的?为此设置了怎样的*制度?有何作用?(10分)

(3)材料三中说“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关键”,宋代是怎样分割相权的?什么时候废除了丞相?(8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封建*主义*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2分)

【回答】

.26分

(1)“三公”或三公九卿制。御史大夫的设置反映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6分)

(2)态度:应设宰相筹划大事,以弥补君主的不足。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同时相权三分,有利于加强皇权。(10分)

(3)宋代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明朝废除丞相。(8分)

(4)趋势:相权渐趋衰落,皇权日益强化。(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第一小问,材料中“嬴政统一全国后,设置“三公”。其中御史大夫职位相对低而权限重,太尉一职虚有其位而无实人” 反映的制度是“三公”或三公九卿制。第二小问,御史大夫的设置反映皇权和相权之间。君主一方面要依靠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去统领百官,另一方面又害怕丞相权重,架空君主。所以设立御史大夫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制约相权,这样一来丞相就要小心谨慎,奉公守法,以免遭御史大夫的*劾。而御史大夫则会努力工作,尽量去挑丞相的毛病,结果就达到了相互制衡的目的。

(2)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第一小问,材料的大意是:天下事务繁多,不能一人独断,应交由包括宰相在内的百官筹划,这样事情才能办的稳妥。反映了唐太宗对丞相的态度是:应设宰相筹划大事,以弥补君主的不足。第二、三问,根据所学知识得出,唐太宗实行三省六部制,其作用是三省长官都是宰相,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同时相权三分,有利于加强皇权。

(3)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宋代为了分散宰相的权力,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明太祖朱元璋时废除丞相。

(4)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和阐释问题的能力。通过上述问题和内容,封建*主义*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相权渐趋衰落,皇权日益强化,直至被废除。

考点:古代*的*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百官公卿;古代*的*制度·君主*制度的演进与强化·君权和相权

知识点:古代*的*制度

题型: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