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当前位置 /首页/题库 > /列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致诸弟·读书必须有恒心曾国藩四位老弟足下:前月寄信,想已接到。余蒙祖宗遗泽、祖...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致诸弟·读书必须有恒心曾国藩四位老弟足下:前月寄信,想已接到。余蒙祖宗遗泽、祖...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列小题。

致诸弟·读书必须有恒心

曾国藩

四位老弟足下:

前月寄信,想已接到。余蒙祖宗遗泽、祖父教训,幸得科名,内顾无所忧,外遇无不如意,一无所缺矣。所望者,再得诸弟强立,同心一力,何患令名不显,何愁家运之不兴?欲别立课程,多讲规条,使诸弟遵而行之,又恐诸弟习见而生厌心;欲默默而不言,又非长兄督责之道。是以往年常示诸弟以课程,近来则只教以有恒二字。所望于诸弟者,但将诸弟每月功课写明告我,则我心大慰矣。

乃诸弟每次写信,从不将自己之业写明,乃好言家事及京中诸事。此时家中重庆,外事又有我料理,诸弟一概不管可也。以后写信,但将每月作诗几首,作文几首,看书几卷,详细告我,则我欢喜无量。诸弟或能为科名中人,或能为学问中人,其为父母之令子一也,我之允喜一也。慎弗以科名稍迟,而遂谓无可自立也。如霞仙今日之身份,则比等闲之秀才高矣。若学问愈进,身份愈高,则等闲之举人、进士又不足论矣。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兄往年极无恒,近年略好,而犹未纯熟。自七月初一起,至今则无一日间断,每日临帖百字,抄书百字,看书少亦须满二十页,多则不论。自七月起,至今已看过《王荆公文集》百卷,《归震川文集》四十卷,《诗经大全》二十卷,《后汉书》百卷,皆朱笔加圈批。虽极忙,亦须了本日功课,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诸弟若能有恒如此,则虽四弟中等之资,亦当有所成就,况六弟九弟上等之资乎?

明年肄业之所,不知已有定否?或在家,或在外,无不可者。谓在家不好用功,此巧于卸责者也。吾今在京,日日事务纷冗,而犹可以不间断,况家中万万不及此间之纷冗乎?树堂、筠仙自十月起,每十日作文一首,每日看书十五页,亦极有恒。诸弟试将《朱子纲目》过笔圈点,定以有恒,不过数月即圈完矣。若看注疏,每经亦不过数月即完,切勿以家中有事而间断看书之课,又弗以考试将近而间断看书之课。虽走路之日,到店亦可看;考试之日,出场亦可看也。

兄日夜悬望,独此有恒二字告诸弟,伏愿诸弟刻刻留心。幸甚幸甚。

兄国藩手草

道光二十四年十一月廿一日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何患令名不显               令:美好

B.是以往年常示诸弟以课程     示:指示

C.亦须了本日功课        了:完成

D.虽走路之日          虽:即使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承蒙祖上*庇,内外顺遂,没有任何缺憾,但一想到家族的兴旺、自己作为长兄的职责,还是觉得有许多话要说。

B.弟弟们写信都报告家中和朝廷的事,作者很高兴,觉得外面有自己照料好,弟弟们完全应该争取学问身份高于一般人并成为父母的好子女。

C.文中作者流露的情感较复杂,有想对弟弟提出要求又怕弟弟们生厌的矛盾,有对弟弟认真读书的期待,有对自己现在认真读书的自足等。

D.读书最怕借口,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外,无论公务繁忙还是清闲,无论考试还是居家,只要想读书、作文章都可以抽得出时间。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慎弗以科名稍迟,而遂谓无可自立也。

(2)诸弟若能有恒如此,则虽四弟中等之资,亦当有所成就,况六弟九弟上等之资乎?

(3)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4.请根据第三段,简要概括作者读书方面的做法。

【回答】

1.B

2.B

3.(1)要慎重,不要因为科名稍稍迟了,便说自己无法有所成就。

(2)弟弟们如果能这样有恒,那四弟虽是中等的天分,也应当有所成就,何况六弟、九弟是上等天分呢?

(3)再说世上所有的人都称赞他,他并不因此就特别奋勉,世上所有的人都诽谤他,他也并不因此就感到沮丧。

4.读书以有恒为主,读书有基数,不得预先做事,不得补做事情。

【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B项,“示”,结合“诸弟”“课程”等分析,所以往年常规定弟弟们的功课。应该译为给……看。

故选B。

2.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B项,“高于一般人”错误。结合“如霞仙今日之身份,则比等闲之秀才高矣。若学问愈进,身份愈高,则等闲之举人、进士又不足论矣”分析,如霞仙,今天的身份,比一般的秀才就高一些。如果学问再进,身份更高,那一般的举人进士,又不必去说了。不是“一般人”而是“秀才”。

故选B。

3.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1)“慎”,慎重;“弗”,不,不要;“以”,介词,因为;“谓”,说。(2)“如此”,像这样;“虽”,虽然;“资”,资质,天分;“况”,何况;“况六弟九弟上等之资乎”(反问句)。(3) “举”,全;“举世”,所有同时代的人;“之”,代宋荣子,下句的“之”同;“加”,更;“劝”,鼓励,这里是被动用法,可以解作“努力”;“非”,责难;“沮”,止,这里解作丧气,泄劲。

4.本题主要考查分析理解文本内容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请根据第三段,简要概括作者读书方面的做法”,需要立足文本第三段内容,筛选相关信息,分析概括。结合“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分析,读书以有恒为主;结合“自七月初一起,至今则无一日间断,每日临帖百字,抄书百字,看书少亦须满二十页,多则不论。自七月起,至今已看过《王荆公文集》百卷,《归震川文集》四十卷,《诗经大全》二十卷,《后汉书》百卷,皆朱笔加圈批”分析,读书有基数;结合“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分析,不得预先做事,不得补做事情。

【点睛】

参考译文:

四位老弟足下:

前月寄的信,想已接到。我承蒙祖宗留下的遗泽,祖父的教训,幸运地得了科名。没有内顾之忧,在外的境遇也都如意,算是一无所缺了,所希望的,是弟弟们个个自强自立,同心协力,又怕什么名声不显赫,家运不兴旺呢?我想另立课程,多讲条规,使弟弟们遵行,又恐怕弟弟们见而生厌;想默默不说,又怕失了兄长督责的道义。所以往年常规定弟弟们的功课,近来只强调有恒二字,所希望弟弟们的,是把每月功课,写明白告诉我,那我的心里便有了安慰。

但弟弟们每次写信,从不把自己的学业写明白,只是喜欢说家事和京城中的事。这个时候,家里长辈均在,外面的事又有我照料,弟弟们可以一概不管。只要把每月作诗几首,作文几篇,看书几卷,详细告诉我,那我就太高兴了。各位弟弟或者可以得到科举的功名,或者可以成为有学问的人,但都是父母的好儿子,这是我高兴的第一点。要慎重,不要因为科名迟了,便说自己不行。如霞仙,今天的身份,比一般的秀才就高一些。如果学问再进,身份更高,那一般的举人进士,又不必去说了。

学问是没有穷尽的,总以有恒为主。兄长往年没有恒心,近年略好,但还没有纯熟。自七月初一起,至今没有一天间断。每天临帖百字,抄书百字,看书至少二十页,多不论。自七月起,到现在已经看过《王荆公文集》百卷、《归震川文集》四十卷、《诗经大全》二十卷、《后汉书》百卷,都用朱笔加圈点批注。虽然很忙,也要完成当天功课,不因昨天耽搁了,今天补做,也不因明天有事,今天预先做。弟弟们如果能这样有恒,那四弟虽是中等的天分,也应当有所成就,何况六弟、九弟是上等天分呢?

明年学习的地方,不知定了没有?或者在家,或者在外,都无不可。说在家不好用功,这是弄巧推卸责任。我现在京城,天天事务纷冗,都可以不间断读书,何况在家呢?树堂、筠仙从十月起,每十天作文一篇,每天看书十五页,也很有恒。弟弟们试着把《朱子纲目》过笔圈点,坚持有恒,不要几月,就看完了。如果看注疏,每部经不过几个月就看完,切不要强调家中有事而间断看书,也切不要强调考试将近而间断看书。就是走路的时候,到旅店的时候,都可以看。考试的日子,出场也可以看。

兄长日夜悬望,只有“有恒”二字忠告弟弟们,愿弟弟们时刻留心。

兄国藩手草

道光二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知识点:*古代文学 近代

题型: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