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当前位置 /首页/题库 > /列表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文后小题。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薛昭蕴(唐代)红蓼渡头秋正雨⑴,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文后小题。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薛昭蕴(唐代)红蓼渡头秋正雨⑴,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文后小题。

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

薛昭蕴 (唐代)

红蓼渡头秋正雨⑴,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⑵。

不语含嚬深浦里⑶,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

【注】⑴蓼(liǎo):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中,味苦,可作*用。红蓼:开红花的

        水蓼。⑵整鬟:梳理发鬟。⑶含嚬(也作“颦”):愁眉不展。浦:水滨。

16.词的上片是如何描写一幅秋雨渡头待人图的?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5分)

17.下片的首句“不语含嚬深浦里”在整首词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回答】

16.视觉、听觉和嗅觉相结合。诗人在听觉上的听到风雨声,在视觉上看到了热*的红蓼花,成行的沙鸥足迹和盛装的佳人,在嗅觉上的闻到了野花的芳香。营造了一种苍凉寂寞的凄清氛围。

17.承上启下的作用。“不语含嚬”的人就是上片“整鬟飘袖”的佳人,这是承上。为什么“不语含嚬”,这是启下,也是词人安排的又一个悬念。紧接着“几回愁煞棹船郎”写佳人心事重重地皱着眉,默默地立在渡头,又不要摆渡、放舟,所以“愁煞”船夫。

【解析】

16.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赏析诗歌运用的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常见的表现手法的知识把握,结合着上片关键词句分析作答。词的上片写沙滩上秋雨中的渡头,水边长着紫红*的蓼花鸥迹成行,描绘出渡头的苍凉、寂寞。在这样的环境中,却孤零零地站着一个盛装的佳人。这三句给读者在听觉上的是风雨声,在视觉上的是热*的红蓼花,成行的沙鸥足迹和盛装的佳人,在嗅觉上的是佳人和野花的芳香。但这些并没有使画面热闹起来。秋风、秋雨、红蓼、鸥迹、孤独佳人,使人突出地感觉到的是渡头环境的苍凉和寂寞。第三句“整鬟飘袖野风香”还给读者留下了这佳人站在渡头要干什么的悬念。“整鬟”,在这里不仅有盛装的意思,还包含着“女卫悦己者容”的意思。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思路点拨】首先应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哪些。主要的表现手法有: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描写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隔叶黄鹂空好音”等。(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3)对比。(4)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拟人。(4)夸张。(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犹唱《*花》”。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17.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行文结构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根据诗句在诗歌中的位置,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来回答。下片的首句“不语含嚬深浦里”,在诗歌的中间部分,主要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不语含嚬”的人就是上片“整鬟飘袖”的佳人,这是承上。为什么“不语含嚬”,这是启下,也是词人安排的又一个悬念。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行文结构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根据诗句在诗歌中的位置,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来回答。某句的作用: 开篇特点、中间句作用,结句作用。诗题: 点明内容、主题。1.就诗句开头提问的术语有:内容-景情顺序、叙事议论开篇、比兴、统领全诗设置悬念,制造波澜、交代背景、奠定基调主旨-开宗明义结构-伏笔铺垫、蓄势、引起下文、抑扬、照应形式-重章叠句、对比。2.就诗句中间提问的术语有:结构-伏笔铺垫、蓄势、承上启下、抑扬、照应主旨-点明主旨形式-重章叠句、对比。 3.就诗句结尾提问的术语有:内容-以景结情主旨-卒章显志、总括全诗结构-抑扬、照应、对比、总结。线索。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