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当前位置 /首页/题库 > /列表

阅读下面两首苏轼的诗词,完成后面的题。(15分)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苏轼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两首苏轼的诗词,完成后面的题。(15分)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苏轼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

阅读下面两首苏轼的诗词,完成后面的题。(15分)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

苏轼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天一抹红。

润州甘露寺*筝

苏轼

多景楼上*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妃出听雾雨愁,白浪翻空动浮玉【1】。

唤取吾家双凤槽,遣作三峡孤猿号。与君合奏芳春调,啄木飞来霜树杪。

注释:【1】浮玉:喻指金山。

22.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采桑子》开篇从“多景楼”的“多”字获取灵感,连用三个“多”字引出“情”“感”“病”而不赘叙,令人印象深刻。

B.“空”字写出“一笑”之后,“回头”来眼前的“乐事”便会消失而“空”无所有,只有“多情”“多感”“多病”依然。

C.《采桑子》上阕前二句先言情后言事,后二句先言事后言情,借眼前之景,写心中之情,言事与言情结合,意蕴盎然。

D.这两首诗词皆出自苏轼之手,均写多景楼中与友人相聚之事,都借用音乐抒情,但抒发的情感却一喜一忧,迥然不同。

23.筝是一种拨弦乐器,相传为秦人蒙恬所制,故又名“秦筝”。它发音凄苦,常令人“感悲音而增叹,怆憔悴而怀愁”。下面有关筝的诗所表达的情感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3分)

A.*筝北窗下,夜响清音愁。张高弦易断,心伤曲不道。(南朝梁·萧纲《*筝》)

B.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唐·李端《听筝》)

C.花脸云鬟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凭君向道休*去,白尽*州司马头。(唐·白居易《听崔七妓人筝》)

D.银***五十弦,海门风急雁行偏。故人情怨知多少,扬子*头月满船。(元·萨都剌《赠*筝者》)

24.有人评论说苏轼《采桑子》中“斜照*天一抹红”一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唯见*心秋月白”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试作简要分析。(6分)

25.这两首诗词对于音乐演奏有很多精妙的描写,有的句子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句子,如“细捻轻拢”在《琵琶行》中的原句是“        ”,而“欲断哀弦”所表达的意境同《琵琶行》中的“*泉冷*弦凝绝,        。        ,此时无声胜有声”也有相似之处。(3分)

【回答】

22.D

23.B

24.两句都运用了以景结情,情景交融的手法(1分,手法)。“斜照*天一抹红”写演奏结束,四下安静下来,只看见夕阳斜照在*面,水天映着残阳的一道红光(1分,解说诗句)。“唯见*心秋月白”写演奏结束后,四周静悄悄的,只看见*心倒映着一轮皎洁的秋月(1分,解说诗句)。这两句都写了演奏结束后,演奏者和听众还沉浸在音乐的回味中,此刻出现了刹那的宁静(1分,“宁静”或“空白”等),从侧面表现出琵琶声的妙绝入神(1分,“侧面表现”),曲有尽而韵无穷,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了涵咏回味的广阔空间(1分,“回味”)。

25.轻拢慢捻抹复挑      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

【解析】

22.

试题分析:“一喜一忧,迥然不同”有误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3.

试题分析:这首小诗写一位*筝女子为博取青睐而故意*筝出错的情态,写得婉曲细腻,富有情趣。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4.

试题分析:“斜照*天一抹红”写演奏结束,四下安静下来,只看见夕阳斜照在*面,水天映着残阳的一道红光。“唯见*心秋月白”写演奏结束后,四周静悄悄的,只看见*心倒映着一轮皎洁的秋月。这两句都写了演奏结束后,演奏者和听众还沉浸在音乐的回味中,此刻出现了刹那的宁静,从侧面表现出琵琶声的妙绝入神,曲有尽而韵无穷,言有尽而意无穷。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5.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拢”、“ 捻”、“凝绝”、“幽愁”等。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