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当前位置 /首页/题库 > /列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20分) 钱唐湖石记 (唐)白居易钱唐湖①事,刺史要知者四事,具列如左:钱...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20分) 钱唐湖石记 (唐)白居易钱唐湖①事,刺史要知者四事,具列如左: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20分)

 钱唐湖石记  (唐)白居易

钱唐湖①事,刺史要知者四事,具列如左:

钱唐湖一名上湖,周回三十里,北有石函,南有笕。凡放水溉田,每减一寸,可溉十五余顷;每一复时,可溉五十余顷。先须别选公勤*吏二人,一人立于田次,一人立于湖次,与本所由田户,据顷亩,定日时,量尺寸,节限而放之。

若岁旱,百姓请水,须令经州陈状,刺史自便压帖所由,即日与水。若待状入司,符下县,县帖乡,乡差所由,动经旬日,虽得水,而旱田苗无所及也。

大抵此州春多雨,夏秋多旱。若堤防如法,蓄泄及时,即濒湖千余顷田,无凶年矣。自钱唐至盐官界,应溉夹官河②田,须放湖入河,从河入田。准盐铁使旧法,又须先量河水浅深,待溉田毕,却还本水尺寸。往往旱甚,即湖水不充。今年修筑湖堤,高加数尺,水亦随加,即不啻足矣。脱或不足,即更决临平湖,添注官河,又有余矣。

俗云决放湖水,不利钱唐县官,县官多假他辞以惑刺史。或云鱼龙无所托,或云茭菱失其利。且鱼龙与生民之命孰急?茭菱与稻粮之利孰多?断可知矣。又云放湖即郭内六井无水,亦妄也。且湖底高,井管低,湖中又有泉数十眼,湖耗则泉涌,虽尽竭湖水,而泉用有余。况前后放湖,终不至竭,而云井无水,谬矣!其郭内六井,李泌相公典郡日所作,甚利于人。与湖相通,中有*窦,往往堙塞,亦宜数察而通理之,则虽大旱而井水常足。

湖中有无税田约十数顷,湖浅则田出,湖深则田没。田户多与所由计会,盗泄湖水,以利私田。其石函南笕,并诸小笕闼,非浇田时,并须封闭筑塞,数令巡检,小有漏泄,罪责所由,即无盗泄之弊矣。

又若霖雨三日以上,即往往堤决,须所由巡守,预为之防。其笕之南,旧有缺岸,若水暴涨即于缺岸泄之若不减兼于石函南笕泄之防堤溃也。

余在郡三年,仍岁逢旱,湖之利害,尽究其由。恐来者要知,故书之于石。欲读者易晓,故不文其言。

长庆四年三月十日杭州刺史白居易记。

【注释】①钱唐湖:西湖。②官河:运河。

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刺史要知者四事,具列如左           具:详细

B.符下县,县帖乡                     帖:文告

C.李泌相公典郡日所作                 典:掌管

D.欲读者易晓,故不文其言             文:修饰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节限而放之                         B.县官多假他辞以惑刺史

吾尝跂而望矣                          不赂者以赂者丧

 C.且湖底高,井管低                   D.则虽大旱而井水常足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白居易在杭州刺史任上所写关于西湖水利问题的文章,涉及灌溉农田、控制水位、疏通水井、防止溃堤等事项,可谓详尽。

B.白居易为官能切实为民着想,遇到旱年,令百姓直接前往州衙递交状纸“请水”,这样做减少了中间环节,使旱苗得以及时浇灌。

C.本文除立灌溉制度以告民众及继任者外,还对官府的自私、吏治的黑暗有所揭露,也肯定了李泌在杭州开凿六井造福一方的做法。

D.白居易反对利用湖水耕种湖中无税田,下令采取措施将石函及大小笕口堵塞,并派员巡查,有一点泄漏,就追究主管官员的责任。

17.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若 水 暴 涨 即 于 缺 岸 泄 之 若 不 减 兼 于 石 函 南 笕 泄 之 防 堤 溃 也

1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若堤防如法,蓄泄及时,即濒湖千余顷田,无凶年矣。(4分)

⑵仍岁逢旱,湖之利害,尽究其由。(4分)

【回答】

14.B

15.A

16.D

17.若水暴涨∕即于缺岸泄之∕若不减∕兼于石函南笕泄之∕防堤溃也 (3分,错一处扣1分)

18.

⑴如果堤防修筑得合乎规格(或:如果按照规定修筑堤防),(雨季)及时蓄水,(旱季)及时放水(浇田),那么临近钱唐湖的一千多顷农田,就不会有荒年了。(4分)

⑵连年遇到旱灾,湖水(带来)的益处和害处,我都弄清了其中的缘由。(3分)

【解析】

14.

试题分析:名词作动词,下发文告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

试题分析:而:均为连词,表修饰,地。B.以:上句,连词,表目的,用来;下句,连词,因为。C.且:上句,递进关系,况且;下句,让步关系,尚且。D.则:上句,承接关系,那么;下句,转折关系,却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6.

试题分析:白居易反对的是偷偷排干湖水来使无税私田得利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7.

试题分析:断句前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来帮助断句:

一:找虚词,定句读。

利用文言文中有断句功能的虚词来断句。

用于句首的发语词:夫、惟、盖、凡、窃、敬、请、苟、若、岂、且夫、无乃等。

用于句末的语气词:者、也、矣、焉、乎、哉、与(欤)、耶、耳、邪等。

用于句首的相对*的叹词前后都可断句:如“嗟夫、嗟乎、呜呼”等。

用于句首的时间词前可断句:如“顷之、未几、已而、既而、俄而、俄、有间”等。

用于句首的关联词前面大多可断句:如“故、故而、是故、以故、因、苟、向使、然而、无论、是以、继而、纵使、然则、虽然、至于”等。

二、明修辞,定句读。

借助文言文讲究修辞(顶真、对偶、排比、反复等)的特点来断句: *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三、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1、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

常见代词基本有下面三种:

(1)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尔、汝、女、若、乃等,  (2)疑问代词:谁、孰、何、奚、胡、曷、恶、安、焉等。 (3)指示代词:此、是、斯等, 

四、察对话,定句读。 (紧紧抓住“曰”“云”“言”) 五、辨句式,定句读。

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如:何•••之有、为•••所、何•••为、无乃•••乎等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8.

试题分析:尽量直译。①注意重点词语的准确翻译;②注意整句意义的连贯通顺;③注意译文与上下文意义的连贯契合;④注意寻找恰当的现代词语替换古汉语。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关于钱唐湖水利的事,(杭州)刺史需要知晓的四条,详细陈述如下:

钱唐湖又名上湖,周围三十里。北面有石函桥闸,南面有排水管。大凡放水灌溉田地时,(湖面水位)每降低一寸,可以灌溉十五多顷;每一次引湖水灌田后待水位恢复时,可以灌溉五十多顷。(灌田前)先要另外挑选两个心公身勤的官吏,一个站在田旁,一个站在湖边,会同本地界农户,根据农田面积,约定放水时间,算好放水尺寸,限量放水。

如果遭遇旱年,百姓请求放水,必须让他前往州衙递交状纸,刺史立即批回地界,当天放水。如果等待状纸递进州府所属各部门,(州府的)公文下达到各县,县里再下发文告到各乡,乡里再派遣所属地界小吏,动辄要十天,即使得到了水,但旱田的禾苗等不及(早枯死了)。

大概杭州这个地方,往往春天多雨,夏秋多干旱。如果堤防修筑得合乎规格,雨季及时蓄水,旱季及时放水(浇田),那么临近钱唐湖的一千多顷农田,就不会有荒年了。从钱唐到海宁盐官镇地界,应该灌溉运河两岸的农田,必须放湖水入运河,湖水由河道流入田地。按照盐铁转运使的老规矩,又必须先测量河水的深浅,等农田灌溉完毕,再使运河水位还原。往往干旱严重的时候,湖水就不足。今年修筑湖堤,加高了几尺,蓄水量也随之增加,就差不多够用了。倘或不够用,就再开挖临平湖,使湖水流入运河,就又(用之)有余了。

民间传说开决放流湖水,对钱唐县官不利,县官常找借口来迷惑刺史。有的说鱼龙无处安身,有的说不利茭白、菱藕的生长。而且鱼龙与民众的*命相比,哪个更要紧呢?茭白、菱藕与稻米的利益相比,哪个得利更多呢?这是绝对可以知道的。又说如果放掉湖水,城中六井就没水了,这也荒谬。况且湖底部高,井口低,湖里又有几十眼泉水,湖水消耗了,泉水就涌出,即使用完湖水,但泉水用不完。何况前后放湖水,最终都不至于放完湖水,却要说井里没水,太荒谬了!那城中六井,是宰相李泌当年任杭州刺史时开凿的,对百姓很有好处。(井)与钱唐湖相通,其中有暗沟,时常堵塞,也应经常检查疏通它,那么即使遇到大旱,但井水总是充足的。

湖中里有十几顷免税田,湖水浅了,田地就露出;湖水深了,田地就淹没。田户常与主管官吏勾结算计,偷偷排放湖水,来使私田得利。那石函桥闸、南排水管道和各小水管出口,在不浇田时,都必须封闭堵住,经常派人巡视检查,有一点小泄漏,就追究主管官吏的责任,就不会有偷排湖水的弊端了。

再有如果遇到接连三天以上的大雨,就往往容易溃堤,必须由主管官吏巡视看守,预先做好防患工作。那排水管道南面,堤岸过去就有缺损,如果遇洪水暴涨,就在缺损处泄洪。(水位)仍然不下降,就要同时用石函桥闸和南排水管道排水,防止溃堤。

我在杭州三年,连年遇到旱灾,湖水(带来)的益处和害处,我都弄清了其中的缘由。担心后人想要知晓,所以刻在石碑上。想要读者容易知晓,所以不修饰语言。

    长庆四年三月十日杭州刺史白居易记。

知识点:未分类

题型:未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