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当前位置 /首页/题库 > /列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珪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尉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珪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尉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珪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尉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  

议曰:先王立礼,所以进人也;明罚,所以齐政也。夫枕干雠(chóu同“仇”)敌,人子之义;诛罪禁乱,王政之纲。然则无义不可以训人,乱纲不可以明法。故圣人修礼理内,饬法防外,使夫守法者不以礼废刑,居礼者不以法伤义;然后*不作,廉耻以兴,天下所以直道而行也。

然按之国章,杀人者死,则国家画一之法也。法之不二,元庆宜伏辜。又按《礼》经,父雠不同天,亦国家劝人之教也。教之不苟,元庆不宜诛。然臣闻在古,刑之所生,本以遏乱。仁之所利,盖以崇德。今元庆报父之仇,意非乱也;行子之道,义能仁也。仁而无利,与乱同诛,是日能刑,未可以训。元庆之可宥,显于此矣。然而邪由正生,理心乱作。昔礼防至密,其弊不胜;先王所以明刑,本实由此。今傥义元庆之节,废国之刑,将为后图,政必多难;则元庆之罪,不可废也。何者?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雠,其乱谁救?故圣人作始,必图其终,非一朝一夕之故,所以全其政也。故曰:信人之义,其政不行。且夫以私义而害公法,仁者不为;以公法而徇私节,王道不设。元庆之所以仁高振古,义伏当时,以其能忘生而及于德也。今若释元庆之罪以利其生,是夺其德而亏其义,非所谓杀身成仁,全死无生之节也。    

如臣等所见,谓宜正国之法,臵之以刑,然后旌其闾墓,嘉其徽烈,可使天下直道而行。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谨议。                  

                          (选自陈子昂《复仇议状》,略有删改)

15.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枕干雠敌                          干:武器    

B.亦国家劝人之教也                  劝:劝说                    

C.今傥义元庆之节                    傥:如果   

D.然后旌其闾墓                      旌:表彰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居礼者不以法伤义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B.仁而无利,与乱同诛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C.元庆之可宥,显于此矣           之二虫又何知

D.编之于令,永为国典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是一篇议论文,文章谈法说礼,先叙后议,叙议结合,通过徐元庆“手刃父仇,束身归罪”这一案例,阐述了“礼”与“法”的辩*关系。     

B.作者认为,对徐元庆不予处置,于法不容;予以处置,于礼不合。这就是徐元庆案的特殊*。     

C.在作者看来,徐元庆杀害朝廷命官,虽然触犯“国章”,有违“政纲”,但为父报仇情有可原,束身归罪,勇气可嘉,所以其罪可恕。     

D.作者认为,徐元庆之所以孝义高尚超过古人,行为正义使当时的人佩服,是因为他舍生忘死达到了道德标准,这个道德标准是符合礼义的。

18.将文言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先王立礼,所以进人也;明罚,所以齐政也。

②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

③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雠,其乱谁救?

【回答】

15.B

16.A

17.C

18.①先王制订礼义,是用来约束人们,催其上进的;严明刑罚,是用来整顿*的。(“所以”1分,“进”1分,齐政1分)②他的父亲徐爽被县尉赵师韫杀了,徐元庆最后能亲手杀掉他父亲的仇人,然后把自己绑起来,投案自首。(被动句1分,手刃1分,束身1分)③每个人都有儿女,每个儿女都有父母,如果都由于敬爱父母而互相报仇,那么这种混乱的局面靠谁来挽救呢?(两个“亲”各1分,救1分,句子大意1分)

【解析】

1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劝:勉励。劝:①<动>鼓励;勉励。《货殖列传序》:“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又】努力从事。《货殖列传序》:“各劝其业。”②<动>劝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劝化】⒈规劝感化。⒉(出家人)求人施舍。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针对文言实词,考生应注意试卷上不考核对词义的死记硬背,而是着眼于全篇,根据文意去感悟。并且多关注那些文言文中出现频率高的、教材中常涉及的实词。最后要结合语境判断,而非单纯“字典式”释义。方法上应积累典型句,建立储备库;因文定义,结合语境解释;语法分析,依据成分推词义。如B选项,译为“劝说”时,不合语境。

16.

试题分析:该题考核文言虚词的运用。A项,均为“因为”,  B.介词,和/连词,和。  C.取独/这,D项,在/比。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易错*示】针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重点,18个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语境中,结合语法和逻辑的分析,疏通文意;难点在于理解词语的用法(即词*)。方法应用上首先,分清虚实。如“因、何、若、之”等既可以是实词,又可以是虚词。其次,辨明词*。一个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如:“焉”可以是代词、副词、助词。再次,对比古今。有的沿用下来,有的用法变化,有的作用完全消失。最后,注意特殊虚词。兼词、虚词连用,如“何以”“孰与”等。

17.

试题分析:本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C项中“其罪可恕”错,原文为“然按之国章,杀人者死,则国家画一之法也。法之不二,元庆宜伏辜”。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比如本题的D项,考生就应到文中找到相关内容,然后再与选项进行比较。

1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能力,采分点为:(1) “所以”1分,“进”1分,齐政1分(2) 被动句1分,手刃1分,束身1分,句子大意1分(3) 两个“亲”各1分,句子大意1分。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据我了解,则天皇后时,同州下邦有个叫徐元庆的人,他的父亲徐爽被县尉赵师韫杀了,他最后能亲手杀掉他父亲的仇人,然后把自己绑起来,投案自首。

我认为:先王制订礼义,是用来约束人们,催其上进的;严明刑罚,是用来整顿*的。枕着武器,伺机报仇,是为人子女的孝义;惩杀罪人,防止作乱,是帝王统治天下的政纲。既然如此,那么没有孝义就不能教育*,政纲混乱就不能严明法制。所以圣人制订礼制,梳理人们的思想,整饬法令,约束人们的行动,使这些掌管法制的人不因为礼义而废弃刑律,遵守礼制的人不因法规而妨害礼义,这以后*才会不发生,廉洁知耻之风就能蔚然兴起,天下就能按正道顺利发展了。

然而,依据国家法律,杀人的人应当处死,这是国家统一的法规。执法不能两样,徐元庆应该伏罪。又据《礼》,父仇不共戴天,也是国家勉励人尽孝的教化内容;教化不能马虎,徐元庆不应被处死,但我听说从前刑罚的产生,本来是用来制止*的,讲求仁德可获取益处,人们大都崇尚德行。现在元庆报杀父之仇,本意不是作乱,只是尽子女的孝道,教子属于仁德。讲仁德却得不到益处,与作乱一样都被处死,这虽叫执法不二,却不能用来教育人。在这一点,就可公开宽恕元庆的罪行。但是,如能使邪恶有了合法的产生根源,作乱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从前借助礼教来周密防范作恶,它的弊端数不胜数;先王之所以严明刑罚,根本原因就在这里。现在如果认定元庆的孝道是正义的,而废止国家的刑法,(把这)作为将来处理类似行为的原则,国家必定会多灾多难;那么对于徐元庆的过错,不能免除责罚。每个人都有儿女,每个儿女都有父母,如果都由于敬爱父母而互相报仇,那么这种混乱的局面靠谁来挽救呢?圣贤君主开始做一件事,必定考虑到它的后果,而这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因而必须使法律全面完备。所以说:“发扬人们的正义,势在必行。”况且因孝义而妨害公法,是仁德的人所不做的,用公法迁就私情的行为,王道就不能施行,徐元庆之所以教义高尚超过古人,正义的行为使当时的人佩服,是因为他舍生忘死达到了道德标准.今天如果赦免了元庆的罪行而让他快乐地活着,就是磨灭了他的德行,损伤了他的义节,就不是所说的杀身成仁,舍身全节的节*了。

依我辈所见,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按照刑律处死元庆,然后在他的墓前立碑表彰,赞颂他的美好节*,这样,可以使天下按正道顺利发展。把这个案件载入国家法律,永远作为国家法典,恭谨呈上建议。

知识点:散文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