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当前位置 /首页/题库 > /列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永乐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进吏科右给事中,坐累谪交阯...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永乐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进吏科右给事中,坐累谪交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永乐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进吏科右给事中,坐累谪交阯为吏。仁宗嗣位,始召入为御史。英宗即位之三月,擢右佥都御史,练兵平凉、西宁。正统二年,蒋贵讨阿台、朵儿只伯,亨信参其*务。至鱼儿海,贵等以刍饷不继,留十日引还。亨信让之曰:“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死法孰与死敌?”贵不从。亨信上章言贵逗遛状。帝以其章示监督尚书王骥等。明年进兵,大破之。亨信以参赞功,进秩一等。父丧归葬。还朝,改命巡抚宣府、大同。参将石亨请简大同民三之一为*,亨信奏止之。十年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如故。时遣官度二镇*田,一*八十亩外,悉征税五升。亨信言:“文皇帝时,诏边*尽力垦田,毋征税,陛下复申命之。今奈何忽为此举?塞上诸*,防边劳苦,无他生业,惟事田作。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况边地硗瘠,霜早收薄,若更征税,*不复畊,必致窜逸。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帝纳其言而止。初,亨信尝奏言:“也先专候衅端,以图入寇。宜预于直北要害,增置城卫为备。不然,恐贻大患。”兵部议,寝不行。及土木之变,人情汹惧。有议弃宣府城者,官吏*民纷然争出。亨信仗剑坐城下,令曰:“出城者斩!”又誓诸将为朝廷死守,人心始定。也先挟上皇至城南,传命启门。亨信登城语曰:“奉命守城,不敢擅启。”也先逡巡引去。赤城、雕鹗、怀来、永宁、保安诸守将弃城遁,并按其罪。当是时,车驾既北,寇骑日薄城下,关门左右皆战场。亨信与总兵杨洪以孤城当其冲,外御强寇,内屏京师。着兜鍪处,颠发尽*。景帝即位,进左副都御史。明年,年七十有四矣,乞致仕,许之。归八年,卒于家。                                     (摘编自《明史·罗亨信传》有删改)

15.下列对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坐累谪交阯为吏                           坐:因犯……罪或错误

B.贵等以刍饷不继,留十日引还          引:率领

C.诸守将弃城遁,并按其罪                按:压抑、止住

D.车驾既北,寇骑日薄城下                薄:逼近

16.以下句子中,全部表明罗亨信刚正勇敢的一组是(3分)

①擢右佥都御史,练兵平凉、西宁   ②帝以其章示监督尚书王骥等

③若更征税,*不复耕           ④宜预于直北要害,增置城卫为备

⑤又誓诸将为朝廷死守             ⑥奉命守城,不敢擅启  

A.①③⑤      B.③⑤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朝廷派蒋贵出兵征讨,罗亨信参与其中,蒋贵等人借故在鱼儿海逗留十天后返回,罗亨信很是不满,上奏章说明情况。后来继续进兵,终于大破敌*,罗亨信也因此晋级一等。

B.皇上派遣官员测量*田,规定一*八十亩以外都要征税五升,罗亨信援引先例,反对采取这一举措,并提出如果*苦劳作、收入微薄而不堪赋税,*就会放弃耕种选择逃逸。

C.为防备也先入侵,罗亨信提议在正北要塞增置城卫,兵部虽然不很赞同,但还是接受了他的意见。为保卫宣府城,他持剑坐在城下,即使太上皇受到挟持,他都未曾打开城门。

D.敌人兵临城下,形势非常危急,亨信与总兵杨洪因为孤城处在交通要道,外御强敌,内保京城,浴血奋战,尽职尽责。景帝即位时,他虽已七十三岁,还是被晋升为左副都御史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死法孰与死敌?

(2)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

【回答】

【*】

15.C

16.B

17.C

18.你们接受朝廷厚恩,敢临阵退缩吗?死于法度哪赶得上和敌人战死?”(句意正确2分,“让”译为“责备”1分,“孰与”译为“哪赶得上”或“与……相比,哪一个好”1分,“死法、死敌”译为“死于法度、死于敌手”或“被法律处死、和敌人战死”1分。)

(2)(5分)谋臣只知务求积粮,不知人心不稳固,即使有粮,将和谁一起来防守?(句意正确2分,“但”译为“只”1分,“虽”译为“即使”1分,“谁与”译为“和谁”1分。)

【解析】

15.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翻译必须回到原文中或者结合平时所积累的知识来分析。根据原文意思“保安诸守将弃城逃跑,一并追究他们的罪责”按应译为“追究”。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6.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罗亨信刚正勇敢的选项,①是说罗亨信官职升迁情况。②是皇帝看完罗亨信奏章后的反应。④是提出合理建议,表现其有远见,都与“刚正勇敢”无关,应排除。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17.

试题分析:“兵部虽然不很赞同,但还是接受了他的意见”错,应是“兵部议论,废置不用”,并没有接受他的意见。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18.

试题分析:文言文句子翻译一定要回归到原文,一般采用直译,直译不过来就采用意译,遵守“信”“原则。翻译时还要注意把剧中关键字词意义用法、特殊句式译出来,这是得分点。(1)“让”译为“责备”,“孰与”译为“哪赶得上”或“与……相比,哪一个好,“死法、死敌”译为“死于法度、死于敌手”或“被法律处死、和敌人战死”。(2)“但”译为“只”,“虽”译为“即使”,“谁与”译为“和谁”。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考中永乐二年进士,授予工科给事中。晋升为吏科右给事中,因受牵连获罪被贬谪到交阯为小吏。过了九年,仁宗即位,才召入朝中为御史。英宗即位后的第三个月,提升为右佥都御史,在平凉、西宁*练兵马。正统二年,蒋贵征讨阿台和朵儿只伯,罗亨信参预*务。到鱼儿海,蒋贵等人因粮饷不继,居留十日率*返回。罗亨信责备他们说:“你们受到国家优厚的恩待,怎么敢面对敌人而退缩呢?因触犯国法而死与和敌人作战而死那一个更值得?”蒋贵不听从。罗亨信上奏章说蒋贵逗留的状况。皇帝把他的奏章给监督尚书王骥等人看。第二年进兵,大破敌*。罗亨信凭借参赞功劳,晋级一等。父亲去世后回家送葬。返回朝廷,改任为宣府、大同巡抚。参将石亨请求选拔三分之一的大同居民为兵员,亨信上奏制止这件事。正统十年,晋升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如故。当时皇上派遣官员测量两镇*田,一*八十亩以外,都征税五升。罗亨信说:“文皇帝时,诏令边防*队尽力垦田,不征税,陛下又重申这条命令,今天为何忽然采取这一举措呢?塞上诸*,防卫边疆劳苦,没有其他生计,惟有从事田耕。每年自冬到第二年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才开始耕种,七月又开次割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一年中几乎没有闲暇的时间。况且边塞土地贫瘠,霜露早降,收入微薄,如果再征税,那么*不会再耕种,必然会导致逃逸。计臣只专注于收粮食,不知道民心不稳定,即使有粮食,边关谁来守?”皇帝采纳他的话,停止了这种做法。当初,罗亨信曾上奏说:“也先专等时机,以图入侵。应事先在正北要塞,增置城卫来防备。不然,恐怕贻留大患。”兵部议论,废置不用。等到土木之变,人心惶恐不安,有建议放弃宣府城的,官吏*民纷争而出。罗亨信持剑坐在城下,下令说:“出城的杀。”又与诸将发誓为朝廷死守,人心才安定下来。也先挟持上皇到城南,传令开门。罗亨信登城告诉他们说:“奉命守城,不敢擅自开启。”也先徘徊而去。赤城、雕鹗、怀来、永宁、保安诸守将弃城逃跑,一并追究他们的罪责。那时候,皇帝被俘,敌骑兵日*近城下,关门左右都是战场。亨信与总兵杨洪因为孤城处在交通要道,外御强敌,内保京城。戴头盔之处,头发全*光。景帝即位,晋升为左副都御史。第二年,已经七十四岁了,请求辞官。答应了他。回去八年后,死于家中。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