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当前位置 /首页/题库 > /列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梁启超面面观梁启超很欣赏孔子所说的“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并以此自励,大智...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梁启超面面观梁启超很欣赏孔子所说的“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并以此自励,大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梁启超面面观

梁启超很欣赏孔子所说的“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并以此自励,大智、大仁、大勇的梁启超为后人铭记。

在近现代学术史上,梁启超的成就和影响都非常大。他留下了1400多万字的著述,在33年的著述生涯中平均每年要写40多万字,他撰写《陶渊明年谱》三日而成,他用一昼夜完成《戴东原先生传》,他的著作中最有名的是《清代学术概论》,本是为别人作序,结果一发而不可收,用15天写成一部6万字的著作……而这一切都是在他自戊戌以后的*运动无不参与的情况下完成的!梁启超的治学领域极其广泛,他的著作涉及哲学、史学、文学、图书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在学术研究上,他不动手则已,一动手便有极大的格局放在那里,不管能否成功。他喜于将某一件事物、某一国学术做一个通盘的打算,进行大规模的研究,永不肯安于小就,做一种狭窄专门的精密工作。

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把敢于进取冒险作为新国民应具备的品德之一,他一生中至少有三次冒险,尤以1916年只身劝广东都督龙济光反袁护国最为惊险——此前梁启超的好友汤觉顿前往劝说摇摆不定的龙济光时,竟被龙济光的部下开*打死。梁启超强压悲愤,冒险出马,与龙济光苦口婆心地谈了十几个钟头,龙济光当时表示心悦诚服,随后龙济光把他手下的*官聚集起来给梁启超开欢迎会,这帮*官个个拖*带*,一开始还客客气气,酒过三巡,凶相毕露。梁启超一看耐心说服已无可能,便索*豁出去了,对龙济光吼道:“我单人独马手无寸铁跑到你千*万马里头,我本来不打算带命回去。我一来为中华*前途求你们帮忙,二来也因为我是广东人,不愿意广东糜烂,所以我拼着一条命来换广州城里几十万人的安宁,来争全国四万万人的人格。既已到这里,自然是随你们的便,要怎样便怎样!”梁启超滔滔不绝地演说了一个多钟头,声音之大就像打雷,一面说一面不停地拍桌子,把桌子上的玻璃杯震得叮当作响,一时举座皆惊,左右皆靡。梁启超这一吼,不仅救了自己一命,也逼着龙济光宣布*。

粱启超一生经历过多次大风大浪,但他成不了一个老练的*家,这与当时的政局有关,也是他的*格使然。他特别看重趣味,曾说:“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底?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底’,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我所做的事常常失败——严格地可以说没有一件不失败——然而我总是一面失败一面做,因为我不但在成功里头感觉趣味,在失败里头也感觉趣味。”梁启超的学问涉及面广,就是因为他的兴趣特别广泛。他曾对子女说:“我是学问趣味方面极多的人,我之所以不能专积有成者在此,然而我的生活内容,异常丰富,能够永久保持不厌不倦的精神,亦未始不在此。我每历若干时候,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

梁启超一生多变,世所共知。他的多变颇遭时人及后人诟病。有人认为他一生所为学问除文学外都无大价值,不过于初学者有启迪之用,为他学问不能精深而感到惋惜;有人说他*上“反复无常”——与康有为始合终分,与孙中山合作又对抗,对袁世凯先拥后反。梁启超晚年对自己的学生说,他是有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的,绝不是望风转舵、随风而飘的投机者。郑振铎认为,梁启超最伟大之处,最足以表现他的光明磊落的人格之处便是他的“善变”。他的“屡变”,他的变不过是他变他的方法而已,他的宗旨、他的目的并未变,那就是爱国。

(有删改)

1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在学术研究上,梁启超不管能否成功,都乐于创立大格局,着力于大规模的研究,而不肯安于一种狭窄专门的精密工作。

B.汤觉顿劝龙济光反袁护国,却被龙济光部下*杀,在这种情况下,梁启超仍只身赴虎穴,这一行动不仅体现出他的大勇,也体现出他的大仁。

C.梁启超自戊戌以后的*运动无不参与,但他始终成不了老练的*家,这固然与他的*格有关,但更是当时的政局使然。

D.梁启超因多变而学问不能精深,郑振铎虽然为此感到惋惜,但又认为“善变”“屡变”是梁启超光明磊落人格的体现,变的是方法,爱国宗旨始终未变。

E.文章运用多种手法刻画梁启超的形象,既有侧面描写,又有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从多个侧面生动再现了梁启超的风貌。

12.梁启超的“大智”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13.文中多处引用了梁启超的话,有什么好处?

14.梁启超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这种生活”指的是什么?你是怎样看“这种生活”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回答】

11.答B给3分,答A给2分,答E给1分,其他选项不得分。

12.

①在近现代学术史上(学术方面),梁启超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著述颇丰。

②在劝龙济光反袁时(*方面),面对险境急中生智,力挽危局。

③趣味方面:通达人生智慧,认为人要生活于趣味之中,这样的生活才有价值。

④立场方面:梁启超虽然一生多变,但他有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绝不望风转舵。(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13.

①表现了梁启超勇敢无畏、重人生趣味的特点;

②有助于读者从多个角度了解梁启超的精神特质;

③使传记的内容更加真实可信,为作者对人物的评价提供依据。

④直接引用增强了作品的文学*,再现人物语言,有震撼力,增强可读*。(意对即可)

14.“这种生活”指的是梁启超充满趣味的生活。主要体现为他兴趣广泛,学问涉及面广。看法一、我提倡梁启超一样趣味生活。原因:①有助于积极思考探索,有所成就;②能够永久保持不厌不倦的精神,发现生活的可爱之处;③能够正确地看待成败,有不竭的奋斗动力。

看法二、梁启超这种生活值得商榷。因为这种生活有局限或不足:①在学问上,可能有多方面的收获,但难以精深;②在立身处世上,容易多变化,少常态,人们难以明晓他的宗旨和原则。(意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1.本题综合考查文章的内容和手法。题干问的是“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考生应重点分析选项内容与文章内容的吻合度。C项,原文说的是梁启超始终成不了老练的*家,“这与当时的政局有关,也是他的*格使然”,选项中将政局的影响夸大了。D项,为梁启超因多变而学问不能精深感到惋惜的不是郑振铎,张冠李戴。E项,原文没有神态描写。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①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②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③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④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⑤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要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评价中出现以偏概全、主观片面等问题。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

12.题干问的是“梁启超的‘大智’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这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首先应注意审题,“大智”提供了信息的方向*,“哪些”提示了*的多样*;然后依据这些信息到文中找到答题的区域。题目中明显的提示,结合全文分析,也就是全文都是分析的范围,那么聪明的同学只要理出文章写了几件事情就可以了,依次而下,写了梁启超的学术建树、劝说*阀、人生趣味、爱国情怀本文虽然在开头写了“大智、大仁、大勇”,但其实都是围绕“大智”来写。开头写了学术上的“智”,继而写处变不惊的“智”,再写对事原则之“智”,最后写人生的“大智”。找到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对于筛选概括*的题目,一定要注意审题,先从题干中找到答题的方向,然后在题干的指引下到文中找答题的区域。比如本题,作答时首先从题干中找出关键词,如“梁启超”“大智”,并准确理解“大智”的具体含义,即的具体含义,即“大智慧”,然后结合文章中对梁启超的经历的描述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然后结合文章中对梁启超的经历的描述进行分析,即可得出*。解答这类题的步骤一般如下:第一,粗读全文,看这篇文章主要谈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第二,以段(句)为单位仔细审读,然后用一句简明的话把段意标示出来。第三,分析段落(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具体做法可找段落中的明显信息,如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总结句、承上启下过渡句等,它们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示。另外,还有段落的抒情句或议论句等。第四,无明显的信息的段落,应该通读全文(段),找出概括*的语句关键词语,分析合成段意。

13.题干问的是“文中多处引用了梁启超的话,有什么好处”这是考查引用的作用。首先找出这些引用的句子,主要集中在什么区域,哪一节,我们不难看出,引文主要集中在文章的第三节,这一节主要表现了梁启超的处事原则“趣味”,显然是为了表现他的这一精神风貌的;另外,我们从他的嘴里还能看到这位伟人的另一个侧面,他的话自然也是的文章的内容更加真实可信。

【考点定位】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直接采用大量原始材料——引用,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撰著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答题切入口:对传主、读者、文本、作者的作用(四方面入手)。

14.题干问的是“梁启超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这种生活’指的是什么?你是怎样看‘这种生活’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本题有两问,一是“‘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这种生活’指什么”,一是“你是怎样看‘这种生活’的”。对于前者,考生应回归文本结合语境回答问题,像这种指代*的问题,一般答题的区域在句子的上文,考生只要结合前面的内容作答即可。对于后者,考生应注意答题的模式,首先应表明自己的认识,然后结合现实生活组织理由。整个题目的答题区域基本是在文中的第4.5节中,指代的内容十分清楚,好处就在梁启超自己的话里,他自己对这种生活有自己独到的理解,至于这种生活的缺点,关涉的主要内容在文中的第5节,即别人对梁启超的评价中贬低的部分。

【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点睛】探讨文本反映得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尤其是我们这一代人和我们这个时代的普遍价值影响,并对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艺术处理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讨类似问题时,一方面需要探讨文本之中蕴含的传主的人生观和人生价值,一方面要求我们联系现实生活探讨其现实意义。答题思路可概括为:观点——引据——论述——小结。观点:明白无误地表明观点。这是第一个得分点。引据:恰当引用论据,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论述:即归结回扣观点,简要作结。最后整合信息,分条陈述,(1)要点须全面;(2)陈述有条理。作为综合阐述题,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是得分的关键点。具体步骤:第一句:应写自己的观点,句式是“我认为……”或“我赞同……” 接下来,分析自己的理由,句式是“理由是:1.……2.……3.……”,把理由分点罗列。最后,可加总结句,句式“所以或因此……”,如果已超字数、超范围,可不写总结句。本题可以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去思考。

知识点:实用类文本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