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当前位置 /首页/题库 > /列表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永州韦使君[1]新堂记①将为穹谷嵁岩渊池于郊邑之中,则必辇山石,沟涧壑,陵绝险阻,疲极人力,...

问题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永州韦使君[1]新堂记①将为穹谷嵁岩渊池于郊邑之中,则必辇山石,沟涧壑,陵绝险阻,疲极人力,...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永州韦使君[1]新堂记

①将为穹谷嵁岩渊池于郊邑之中,则必辇山石,沟涧壑,陵绝险阻,疲极人力,乃可以有为也。然而求天作地生之状,咸无得焉。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难,今于是乎在。

②永州实惟九疑之麓[2]。其始度土者,环山为城。有石焉,翳于奥草;有泉焉,伏于土涂。蛇虺之所蟠[3],狸鼠之所游。茂树恶木,嘉葩毒卉,乱杂而争植,号为秽墟。

③韦公之来,既逾月,理甚无事。望其地,且异之。始命芟其芜,行其涂。积之丘如,蠲之浏如[4]。既焚既酾,奇势迭出。清浊辨质,美恶异位。视其植,则清秀敷舒;视其蓄,则溶漾[5]纡余。怪石森然,周于四隅。或列或跪,或立或仆,窍穴逶邃,堆阜突怒。乃作栋宇,以为观游。凡其物类,无不合形辅势,效伎于堂庑之下。外之连山高原,林麓之崖,间厕隐显。迩延野绿,远混天碧,咸会于谯门之内。

④已乃延客入观,继以宴娱。或赞且贺曰:“见公之作,知公之志。公之因土而得胜,岂不欲因俗以成化?公之择恶而取美,岂不欲除残而佑仁?公之蠲浊而流清,岂不欲废贪而立廉?公之居高以望远,岂不欲家抚而户晓?夫然,则是堂也,岂独草木土石水泉之适欤?山原林麓之观欤?将使继公之理者,视其细知其大也。”宗元请志诸石,措诸壁,编以为二千石楷法[6]。

【注】①韦使君:韦宙,公元812、813年(元和七、八年)间任永州刺史。②九疑:即九疑山,在今湖南宁远县境内。③蛇虺(huǐ悔):一种毒蛇。蟠:盘屈而伏。④蠲(juān捐):清洁,使动用法。浏如:水清澈的样子。⑤溶漾:水动荡的样子。纡(yū迂)余:曲折萦绕。⑥“二千石”,汉官秩,又为郡守(太守)的通称。汉郡守的俸禄为二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因有此称。

14.从上下文看,第③段韦使君眼中的“异”包含哪两方面的内容?

15.文章立意与《种树郭橐驼传》有相似之处,对此加以分析.

16.分析文末柳宗元“请志诸石,措诸壁,编以为二千石楷法”的原因。

【回答】

14.环山一带环境异常混乱恶劣(被茂密的草丛遮蔽着山石;被埋藏在污泥之清泉,成了毒蛇盘踞,狸鼠出没有地方。嘉树和恶木,鲜花与毒草,混杂一处,竞相疯长,看似是荒凉的地方但是韦使君发现了荒凉背后的清泉、山石等美景是不同寻常的。

15.都着眼于“官理”,本文主旨“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种树郭橐驼传》主旨“顺木之大,以致其*”,都希望为官之人能够与民休息,顺应天*来治理一方。

16.对韦使君“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这一做法的肯定,对韦使君的顺民、护仁、除污、安民的为政思想的敬佩柳宗元希望借助本文能够使日后治理这个地方的人,以小见大,懂得治民的道理。《永州韦使君新堂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古文名篇之一,作于公元812年(元和七年)。当时作者任永州司马,刺史韦宙是他的顶头上司。在韦使君新堂落成的时候,作者以其生花的妙笔,道出了韦使君的乔迁之喜,清明之治,让人心生一种顺应自然的美感,积极向上的*。

【解析】

14.

试题分析:该题通过把握原文内容即可作答,如文中的“视其植,则清秀敷舒;视其蓄,则溶漾纡余。怪石森然,周于四隅”等句子。该句意思为“看那树木,则清秀挺拔,枝叶舒展;看那湖水,则微波荡漾,曲折萦回。怪石森然繁密,环绕四周”,明确这些后,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

15.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对比阅读分析,本文是在阐述为官之道,其的主旨可以利用第一段中“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来总结;《种树郭橐驼传》也阐述了为官之道,其主旨为“顺木之大,以致其*”。两文都强调了顺应其天然的本*,因而可以总结*。

16.

试题分析:柳宗元“请志诸石,措诸壁,编以为二千石楷法”的原因,也就是写作这篇文章的原因,文章最后一段中有“公之因土而得胜,岂不欲因俗以成化?公之择恶而取美,岂不欲除残而佑仁?公之蠲浊而流清,岂不欲废贪而立廉?公之居高以望远,岂不欲家抚而户晓?”等语句以及“将使继公之理者,视其细知其大也”一句,这几句的意思是:“您随着地势开辟出胜景,难道不就是想顺着当地的风俗来形成教化吗?您铲除恶木毒草而保留嘉树鲜花,难道不就是想铲除凶暴而保护仁者吗?您挖除污泥而使清泉流淌,难道不就是想除去*而提倡廉洁吗?您登临高处而纵目远望,难道不就是想让每个家庭都安定和富饶吗?”、“该是希望继使君后治理这个州的人,能够通过这件小事,懂得治民的大道理啊。”综合这方面,即可得出*。

知识点:散文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