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当前位置 /首页/题库 > /列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文后各题。“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朱光潜(1)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文后各题。“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朱光潜(1)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文后各题。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朱光潜

(1)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游历新境时最容易见出事物的美。在崭新的环境中,事物还没有变成实用的工具,一条街还只是一条街而不是到某银行或某酒店的指路标,一座房子还只是某颜*某线形的组合而不是私家住宅,所以能见出它们本身的美。一件本来惹人嫌恶的事情,如果你把它推远一点看,往往可以成为很美的意象。卓文君不守寡,私奔司马相如。我们现在把这段情史传为佳话。但是在当时人看,卓文君失节却是一件秽行丑迹。当时的人受实际问题的牵绊,不能把这些人物的行为从极繁复的社会信仰和利害观念的圈套中划出来,当作美丽的意象来观赏。我们不受当时的实际问题的牵绊,所以能把它们当作有趣的故事来谈。

(2)一般人迫于实际生活的需要,都把利害认得太真,除了可效用于饮食男女的营求之外,便无其他意义。海边的农夫逢人称赞他的门前海景时,便很羞*的回过头来指着屋后的一园菜说:“门前虽没有什么可看的,屋后这一园菜却还不差。”艺术家和审美者的本领就在能不让屋后的一园菜压倒门前的海景。他们能跳开利害的圈套,只聚精会神地观赏事物本身的形象。

(3)许多人欢喜从道德的观点来谈文艺,从韩昌黎的“文以载道”说起,一直到现代“*文学”以文学为宣传的工具为止,都是把艺术硬拉回到实用的世界里去。他们不知道道德是实际人生的规范,而艺术是与实际人生有距离的。艺术须与实际人生有距离,所以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写实主义的理想在妙肖人生和自然,但是艺术如果真正做到妙肖人生和自然的境界,总不免把观者引回到实际人生,使他的注意力旁迁于种种无关美感的问题,不能专心致志地欣赏形象本身的美。 

(4)艺术上有许多地方,乍看起来,似乎不近情理。古希腊和*旧戏的角*往往带*穿高底鞋,表演时用歌唱的声调,不象平常说话。埃及雕刻对于人体加以抽象化,往往千篇一律。波斯图案画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扭屈。*和西方古代的画都不用远近*影。这种艺术上的形式化往往遭浅人唾骂,它固然时有流弊,其实也含有至理。这些风格的创始者,他们的目的正在使艺术和自然之中有一种距离。如果艺术的最高目的仅在妙肖人生和自然,我们既已有人生和自然了,又何取乎艺术呢?

(5)艺术都是主观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艺术所用的情感并不是生糙的而是经过反省的。蔡琰在丢开亲生子回国时决写不出《悲愤诗》,杜甫在“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时决写不出《奉先咏怀诗》。《悲愤诗》和《奉先咏怀诗》都是“痛定思痛”的结果。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位站在客位的观赏者。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尽管深刻,经验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

10.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

11.谈谈你对文章第二段划线句子的理解。

12.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论*方法?有何作用?

【回答】

10.首先,提出观点:美和实际人生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然后论述如何在适当距离看:跳出利益圈套,区别现实与文艺。,最后强调艺术也要有几分客观化。

11.菜园指的是生活中的现实意义,海景则是艺术,艺术家和审美者要能够跳开利害圈套,看到美丽的东西

12.举例论*,举了蔡琰和杜甫的例子,直观具体地论*了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为站在客位的观赏者,更有说服力,从而强调艺术虽然是主观的,但也要经过几分客观化

【解析】

10.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 这是考查论述类文本的论*思路。首先明确答题规范,应使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词语;然后看本文大概有几节,可以分成几个层次,最后可从文中直接找出相关语句来加以概括即可。文章第一段第一句就提出了观点“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第二部分是论述如何在适当的距离之外看,第二节提出应“跳开利害的圈套,只聚精会神地观赏事物本身的形象”,第三节和第四节指出现实和艺术的区别,提出要区别现实与文艺的不同;第三部分指出“艺术都是主观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

【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论述类文本的思路,总体上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者说是提出观点,分析论*,得出结论。从答题思路来说,不外乎三点:第一是紧扣段落入手。虽说段落属于结构,但段落是思路的反映。把握了段落,也就把握了思路。第二是划分段落层次。弄清段落关系,把握结构脉络。也就是说,将段落归纳成几个层次,分解成几个部分。比如本文,一共五段文字,其中第一段是引出观点,二三四节围绕观点论述该怎样做,第五节强调艺术的客观化。第三是概括段落大意。可以按节进行归纳,也可逐段进行概括;将每层层意归纳出来,将每段段意概括出来。如此,前后连接起来,论述思路也就形成了。就答题规范而言,必须注意表述顺序,体现出文本的思路;使用承接词语,表现出文章的脉络,体现段落之间的关系,表现层次之间的联系。在通常情况下,可以表述为: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或者,首先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总之,要体现思路的承接*,表现脉络的过程*。

1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谈谈你对文章第二段划线句子的理解”,这是考查句子的含意,“艺术家和审美者的本领就在能不让屋后的一园菜压倒门前的海景”,应理解“屋后的一园菜”和“门前的海景”所指为何,再结合语境进行分析。“菜”指的是现实意义,实用价值;“海景”是艺术,是审美。艺术家和审美者“能跳开利害的圈套,只聚精会神地观赏事物本身的形象”。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答题思路上,主要有三点:一是要放入语境。无论是重点词语,还是关键句子,都要放到具体的语境之中。比如本题就应回归文本,找到“艺术家和审美者的本领就在能不让屋后的一园菜压倒门前的海景”这句话。二是要划出要点。要根据上下文,紧扣重点词语或关键句子,划出相关的有效信息。比如“屋后的一园菜”和“门前的海景”。三是要筛选领悟。规范答题,要做到三点:其一是要点题。要紧扣题目,在开头标出“理解”。可直接用“理解”二字,也可用“某词语或句子理解如下”。其二是要分条。要分条进行阐述,体现出答题的层次*;要用①②③标示出来,表现出*的条理*。其三是要升华。或略作总结,让答题有所提升;或阐述作用,让解答更加完善。当然,答题还必须简明扼要,语言精练;大体相当,讲究匀称。

1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论*方法?有何作用”。本题有两问,一是论*方法,二是使用该论*方法的作用。对于前者,考生应先明确有哪些论*方法,然后再找到最后一段,看具体使用了何种方法。最后一段举出蔡琰、杜甫等事例,说明“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位站在客位的观赏者”,论*了“艺术都是主观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这句话。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首先应明确论*方法的种类,比如举例论*、引用论*、比喻论*、对比论*、类比论*等等;然后到文中找到最后一段,看使用了何种方法,“蔡琰在丢开亲生子回国时决写不出《悲愤诗》,杜甫在“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时决写不出《奉先咏怀诗》。《悲愤诗》和《奉先咏怀诗》”,这里使用了举例论*。论述类文本中的材料定是为了阐明该段(文)的中心,再结合最后一段分析设置材料的目的。

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