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当前位置 /首页/题库 > /列表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小题。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魏)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小题。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魏)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小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魏)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注) 。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注)(北林)出自《诗经》“鴥(yù)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秦风·晨风》),含思念与忧心之意。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起首,诗人就把读者引入了一个孤冷凄清的夜境:“夜中不能寐,起坐*鸣琴”",“酣饮为常”的诗人在此众生入梦之时,却难以入睡,他披衣起坐,*响起了抒发心曲的琴弦。

B.三四句诗人进一步描写这个不眠之夜,诗人写月之明、风之清,正衬托了自己的高洁不群;写“薄帷”,写“吹我襟”,真让人感觉冷意透背。

C.五六句诗人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来表现自己夜不能寐的场景。

D.结尾两句“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诗人的笔触从客体的自然回复到主观的自我,有如庄周梦蝶后“蘧然而觉”,心里有无限感慨,却又无处诉说。

2.试从意象和意境的角度分析诗歌第五六句的含意及作用。

【回答】

1.C

2.悲号长鸣的“孤鸿”“翔鸟”既是诗人的眼前之物、眼前之景,又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它孤独地飞翔在慢慢的长夜里,唱着一曲哀伤的歌。“外野”与“北林”一起进一步构成了凄清幽冷之境界。塑造了诗人孤寂郁闷的形象,表达愁闷凄苦之情。

【分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技巧、思想情感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C项,“动静结合的手法”错,手法应该是以动衬静。故选C。

2.试题分析:本题考核对诗句的鉴赏能力。解答时首先明确题干要求,本题要求试从意象和意境的角度分析诗歌第五六句的含意及作用,然后结合第五六句“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从意象和意境的角度分析含意及作用。这两句中意象有“孤鸿”“外野”“翔鸟”“北林”,是写孤鸿在野外哀号,而盘旋的飞鸟在北林上悲鸣。这里“孤鸿”“翔鸟”是诗人的眼前之物、眼前之景,同时“孤鸿”“翔鸟”也喻贤臣孤独漂泊在外,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孤鸿号”与“翔鸟鸣”是作者形象的表现,而“外野”与“北林”则营造一种寂静凄清的氛围,以映衬诗人孤独苦闷的心情。

【点睛】

分析诗歌的意象首先注意表面的特征,然后注意经多年流传形成的固定意义,然后分析在首歌中的具体的指向意义。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分析诗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它包括景、境、情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知识点:

题型: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