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名人语录 > /列表

拜伦经典语录

拜伦经典语录

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年——1824年),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她走在美丽的光*里》、《我见过你哭》、《给一位哭泣的贵妇人》等。在这些被世人誉之为“抒情史诗”的辉煌作品中,诗人拜伦以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将自己亲身游历欧洲诸国的切身体会融人作品之中,用开阔的视野和深邃的笔触,展示了辽阔雄壮的时代画卷,抒发了豪情万丈的诗人情怀和表达了傲然不屈的斗争哲言。

1788年1月22日,拜伦出生在一个古老没落的贵族家庭,父亲曾供职于英国海*,母亲是英格兰人。

1801年,拜伦就读于哈罗中学,1805年入剑桥大学。

1811年7月,拜伦回到英国,这次旅行孕育了后来的《东方叙事诗》,并在归途中创作了《恰尔德·哈罗德游记》的第一、二章,内容就是这次出国游历的所见所闻。

拜伦的私生活浪漫放荡,恋爱事件层出不穷。在《异教徒》(1813)、《阿比多斯的新娘》(1813)、《海盗》(1814)、《莱拉》(1814)等诗中均有所反映。

1816年4月,拜伦离开英国,途径比利时时到了瑞士,在这里他结识了英国另一位伟大的诗人雪莱,并在思想和创作上接受了雪莱的影响。初到瑞士时,他因个人忧患而深深痛苦。波旁王朝复辟后欧洲反动势力的加强,越发使诗人感到忧郁和孤独。但欧洲社会巨大的动荡,引起他对人类命运的思索和焦虑,这又使诗人的内心激动不已。这个时期所写的长诗《锡隆的囚徒》和诗剧《曼弗雷德》等就突出地反映了诗人在国外流亡生活初期的痛苦和悲哀,以及内心剧烈的矛盾。

1816年10月,拜伦来到意大利。当时意大利正遭受奥地利的奴役,*运动正兴起。拜伦同为民族自由而战的爱国志士密切的交往,并在1820年参加了意大利有名的烧炭党的秘密组织,投身火热的斗争;在诗歌的创作中,他丢掉浪漫主义的幻想而走向现实,进入了他一生中最光辉灿烂的时期。为了激励意大利*的斗争,拜伦创作了《塔索的悲哀》 (1817)、 《威尼斯颂》 (1819)、《但丁的预言》(1812)等。

拜伦一生为*、自由、民族解放的理想而斗争,而且努力创作,他的作品具有重大的历史进步意义和艺术价值


经典语录

生如白驹过隙, 此身乃是草芥, 任死神随意收割

我对你的爱就是对人类的恨,因为爱上了人类便不能专心爱你。

这是所有故事中最悲惨的—— 比悲惨还要伤情, 因为它竟让我们微笑。 Of all taie'tis the saddest —— and more sad, Because it makes us smile

人生徘徊于两个世界中,犹如昼夜交替时星辰挂在天空。现在是什么,我们知道得很少;将来会怎样,我们知道得更少;日夜不息,时间的流水滚滚而去,把我们宛如泡沫的生命带到远方;新的诞生,旧的破灭,浮现于岁月浪花中;强国青冢,沧海桑田,恰似那逝去的波涛。

从未梦想到中途变心 所以不必提忠贞二字

古语有云:“上帝爱的人死的早。” 这一死倒把许多起死亡躲掉: 例如友朋的死;但更凶的还有 友谊、爱情和青春的死,以及除了 呼吸以外一切的消失;既然虚无 在等待一切人,无论人多么巧, 多次躲开死神的箭:那么,也许 你所哀的夭折倒是老天的善意。

倘若问我“活着,还是死去?” 我需首先弄清什么是生存。 我思考了许多,料事如神,必有高见; 于我,“生”抑或“死”都不能束缚我, 除非他俩无可争议: 因为 我觉得生死并没有界限, 活着并不只是吸口气那么简单。

一轮红日正没入蔚蓝的峰峦, 大自然鸦雀无声,幽暗而静止, 好像整个世界已融化在其间; 他们一边是平静而凉爽的海, 一边是有如新月弯弯的远山, 玫瑰*的天空中只有一颗星, 它闪烁着,很像是一只眼睛。

死者一个个被时间吞没,坟墓一个个被融化得没了痕迹,整个世纪的记忆就这样消失了,被继承者的归宿取代。

即使开着一辆破三轮车,只要还在前行,偶尔吹点小风,这就是幸福

我从未爱过这世界, 它对我也一样; 我没有阿谀过它腐臭的气息, 也不曾忍从地屈膝, 膜拜它的各种偶像; 我没有在脸上堆着笑, 更没有高声叫嚷着, 崇拜一种回音; 纷纭的世人不能把我看作他们一伙; 我站在人群中却不属于他们; 也没有把头脑放进 那并非而又算作他们的思想的尸衣中, 一齐列队行进, 因此才被压抑而至温顺。 我没有爱过这世界,它对我也一样

对这世界我并不鄙薄,也不在意世人对我的谴责

TAG标签:经典语录 拜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