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经典语录 > /列表

《浮生三记》经典语录

《浮生三记》经典语录

《浮生三记》是2003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沈君山。


经典语录

世间成大事业者,由于才赋*格的不同,有春蚕和秋蜂两种风格,春蚕吐丝,尽其在我,至死而无悔,其成就之大小,在其一己之才力。至于秋蜂,自己并不产蜜,却懂得四处去采,其最后的成就,就要看他所处的环境和识别花果的才能。在艺文科学方面,成一代宗师者多是春蚕型,但在经世治国方面,工程名立者多是秋蜂型的。

当年与伊人同游,消磨了一个傍晚,此番重来也已黄昏,金乌早坠,游人渐稀,独倚玉栏,遥望渔火,银汉无声,暗香袭人。百丈下,碧波涌起,载了荡漾月影,拂过峋岩,溅起点点浪花,水中月影便碎成片片,想百年来多少王孙佳人在次海誓山盟,俱往矣,只那痴心水月年年还来相访。

大凡世界上有大成就的人,除了天赋之外,都经过入迷的阶段,必曾“衣带渐宽终不悔”,才能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

回首望去,赌城风光正好,玉树银花,鱼龙飞舞。仰视点点繁星,玉绳低转,流年偷换,仓促间,忽兴遐想,想那天上星星,看得清楚的也只千余颗,迷蒙一片中若有若无的却何只百千亿万,他们从太空的云气中,凝聚而生照耀寰宇,瞬息间*气烧尽又黯然消逝,正如海中涌起的泡沫,只是偶然一时散去,再无痕迹,又何尝有什么意志?何曾有什么安排?我们的太阳不过是大千世界千千万万星星中平凡的一颗,天上闪烁的星星,有的比太阳还要老上几千万年,那些星星附近的生命,比我们也要进步几千万年,不知在那遥远的天边,可也曾仰望长空念天地之悠悠?其实若自微处观之,山海草木都不过沧海之一粟,若自大处观之,我能思能想,宇宙变化皆在心头,又何尝不可傲视大块?

他(爱因斯坦)说,当他离开人世的时候,他就应该走,用人为的方法来延续生命是没有格调的。要尊贵的离开。

近来,类似的消息听多了渐渐也就习以为常,“生而为觉兮,死则归兮”也不过如此,“达观”一词的解释就是如何对无可奈何事作无可奈何的接受。

在今天这个凡事讲究现代化的时代,"老"是不容易的:老妻、老酒、老友......一老就有一种可以共享的nostalgia(黄昏的回味),那是别有一番醇味的,我和燕谋作伴正式打牌大概不超过百副,但做伴的时候,年华方茂,正是有本钱可以自豪荒唐、嘲笑正经的时候。

人生来此天地,便已是自然的一环,正当俯视自如,尽我所做人的道理,“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便是此意,“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悄然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春在心头便是有春,又何必执著于大小久暂?

一页薄纸,在山谷间飘荡,慢慢的飘向谷底;被气流一激,又飞扬起来,飘飘直上,翩翩的飞舞,似乎要落在这边的石凳上了;一个转折,却又吹开了去,一个偶然,挂落在隔岸的树枝上,山风吹过,依然作势欲起。

理*和信仰是人类本*中的两部分。科学是理*具体的表现,它的特征是验而后信,它的最后权威是实*。信仰有认知和规范两个层面,西方的宗教将之兼容在内,儒家的文化强调规范,将之*出来,成为一般*的伦理道德。

隔山相看两不厌,何必踏遍岭头云

TAG标签:三记 经典语录 浮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