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经典语录 > /列表

《吾国吾民》经典语录

《吾国吾民》经典语录

林语堂(1895年10月3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大学教授,*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1967年受聘为*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逝世。


经典语录

婚姻犹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样去欣赏它,又怎样去驾驶它。

这种莫名其妙的烦恼,也许是因为春天,因为鲜花。这种突然袭来的孤独感,是女子成熟到了应谈恋爱与结婚的程度时的自然标志。

于是,道教即可用来解释儒教所不能解释的*人*格的另一方面。一个国家,正如一个人,有一种自发的浪漫主义和一种自发的经典主义。道家是*人思想的浪漫派,儒家是经典派。实际上,道家自始至终是浪漫主义的。首先,它宣传返归自然,浪漫地逃避尘世,反对孔教文化中的做作与责任感。其次,它代表着人生、艺术和文学中的田园理想,代表着对原始质朴的崇尚。第三,它代表着奇幻的世界,其中点缀着稚气的创世神话。

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我们的国运正处在多事之秋﹐无论国家和个人的生命,都会达到一种弥漫着初秋精神的时期,翠绿夹着黄褐,悲哀夹着欢乐,希望夹着追忆。到了生命的这个时期,春日的纯真已成追忆,夏日的繁茂余音袅袅,我们瞻望生命,问题已不在于如何成长,而在于如何真诚度日,不在于拼命奋门,而在于享受仅余的宝贵光*,不在于如何浪费体力,而在于如何保存实力,准备过冬。自觉已到达某一境地,安下心来,找到自己追求的目标。也自觉有一些成就,比起往日的辉煌虽然显得微不足道,却值得珍惜,宛如一座失去夏日光*的秋林,仍然保有耐寒的韧力。

*文学批评中有许多形容各种写作方法的不同的表衬辞句;有所谓 “蜻蜒掠水”谓笔调之轻松; “画龙点睛”谓提出全文之主眼; “欲擒故纵”谓题意之跌宕翻腾; “单*直入”谓起笔之骤开正文; “神龙见首不见尾”谓笔姿与文思之灵活; “壁立千仞”谓结束之峻蛸; “一针见血”谓直接*策之讥刺; “声东击西”谓议论之奇袭; “旁敲侧击”谓幽默之讽诮; “隔岸观火”谓格调之疏落; “层云叠嶂”谓辞藻之累积; “湖上春来”谓调子之柔和,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语言的束缚产生思想的束缚。

路旁既有闲花草,谁管行人闲摘花?

平心而论,诗歌对我们生活结构的渗透要比西方深得多,而不是像西方人那样,似乎普遍认为对它感兴趣,却又无所谓的东西。如果说宗教对人类的心灵起着一种净化作用,使人对宇宙、对人生产生出一种神秘感和美感,对自己的同类或其他的生物表示体贴的怜悯,那么依我所见,诗歌在*已经代替了宗教的作用。宗教无非是一种灵感,一种活跃着的情绪,*人在他们的宗教里没有发现这种灵感和活跃情绪,那些宗教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黑暗生活之上点缀的漂亮补丁,是与疾病和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但他们在诗歌中发现了这种灵感和活跃的情绪。诗歌教会了*人一种生活观念,通过谚语和诗卷深切地渗入社会,给予他们一种悲天悯人的意识,使他们对大自然寄予无限的深情,并用一种艺术的眼光来看待人生。

孔子学说的本质是都市哲学,而道家学说的本质为田野哲学。 道教是**的游戏姿态,而孔教为工作姿态。

女婿中了进士,岳父也交了好运。吾们羡慕他,但吾们不称他不公平,因为吾门叫它命运或幸气。

*诗之令人惊叹之处,为其塑形的拟想并其与绘画在技巧上的同系关系,这在远近配景的绘画笔法上尤为明显。

TAG标签:吾国 吾民 经典语录 #